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20-10-13 18:03 编辑
抢救性发掘保护作为砖瓦窑厂烧烤多年的安岗霸王冢墓迫在眉睫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自2018年4月24日我在老河口博物馆第一次查看到霸王坟竹简文物并收到馆长提供霸王坟早期竹简照片,深入研究破译出关键的纪年竹简发现霸王坟M1号墓竹简文字内容与《左传》记载鬻拳生事相符,首次发现为鬻拳墓的确凿文字证据,并根据竹简文字左传记载推论出未发掘的双冢子、霸王冢为楚文王墓、楚武王陵以来,一直非常关注安岗霸王坟楚墓的研究动向。特别是2019年6月13日上午,我带领湖北省文化遗产研究会专家专程考察安岗霸王冢,发现霸王冢冢子堆发掘前,曾掏空冢子西北方地面以下接近墓葬棺椁墓室至冢子顶部为窑口,作为仙人渡安岗砖瓦窑厂的窑身制作砖瓦烧窑多年,至今可见当年烧窑熏黑硬化变质的窑厂内壁,看后大为震惊。 因为烧窑时需好几天连续不停的大火焚烧,长期大火产生温度很高的高温烘烤过程和后期浇水转釉过程,每烧一窑砖瓦需要一个烧浇反复,如此长年累月周而复始长期如此的烧窑及浇水多年,使霸王冢长期处于忽干忽湿的烧窑环境下,这对霸王冢大墓以内的温度、湿度、饱水度等墓葬内部环境会造成很严重的长期人为干扰破坏。考古专家深知地下漆木器的保存是“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只半年”。分析霸王冢内墓室遭遇烧窑这种长期超高温高湿循环作业的恶劣环境破坏,对地下文物一定是致命毁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 实地考察安岗霸王冢发现,霸王冢窑口内的西壁已经坍塌出一个豁口外,受长年暴露风雪侵蚀雨水冲刷周围现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研究认为,为楚墓的安岗霸王坟墓内漆木器埋入地下两千多年后又遭遇烧窑的忽干忽湿的干扰破坏多年境况令人堪忧,自发现这个严重问题后一年多来忧心如焚寝食难安,亟需湖北省文物局尽快制定抢救方案对霸王冢进行抢救性发掘,再拖下去的话霸王冢内的很多文物就有可能化为灰烬一件都抢救不回来了?如果这样的话对霸王坟和楚文化研究来说都将是毁灭性的。这一重大安全隐患会造成无法弥补不可挽回的毁坏性严重损坏,如不及时采取抢救性保护发掘遗恨千古之外其破坏性不亚于盗墓的破坏,建议省市各级文物考古相关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抢救性发掘予以保护。 如果抢救及时尚能抢救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如果真是楚武王陵,楚文王墓葬的话,比秦始皇陵早500年的楚王陵,那楚文化研究、历史考古、文化旅游、经济价值就大了。届时的霸王坟就不可能是门前冷落车马稀的霸王坟了,为了验证研究预判的准确性,我先对霸王坟墓葬群的墓葬分布作一个大致的先期判断,以供考古专家研究参考。 据鬻拳墓竹简文字及《左传》记载:研究分析老河口安岗霸王坟楚武王陵及其它墓葬分布 研究楚武王墓及楚武王陵,首先必须捋清楚武王生事和直系亲属家族世系演变。楚武王是楚若敖之孙,楚霄敖次子,楚厉王(楚蚡冒)之弟这是上辈,楚武王的下辈是之子屈瑕、熊赀、熊善,之孙楚堵敖熊艰、楚成王熊恽,这都是有史可查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研究楚文化寻找楚王墓地,需要特别感谢楚武王的祖父若敖,楚国君王从若敖开始以葬地为谥号,这个很好,即使没有找到楚王墓葬的准确位置,从谥号也判断和知道其大致范围。 若敖熊仪,若敖氏即是以他的葬地在鄀命名的谥号。已经在淅川县仓房斗士墓地发现与若敖氏族相符的斗伯比斗克黄等传承证据。丹江西岸仓房斗邑符合为“若敖玢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向北开拓的疆域。 楚霄敖,芈姓,熊氏,名坎,因葬于霄谥号霄敖。霄敖之墓已经在老河口发现葬地线索,有待考古证实。 楚武王沈鹿会盟称王称霸王于诸侯,清华简《楚居》明确记载有“至武王酓霸自霄达于内”记载,安岗霸王坟的霸字霸名霸地与楚武王酓霸葬于霸的谥号相符。已破译发现有出土于安岗霸王坟M1竹简关于“霸陵”的文字证据。 楚武王长子屈瑕(?—公元前699年),芈姓,熊氏,名瑕,楚武王之子,出生地楚国丹阳今,曾担任楚国最高官职“莫敖”,故史称“楚莫敖”。其莫傲之莫是谥号葬地。因为其已赐姓分支,理当葬于莫地。加上逝于公元前699年早楚武王九年。楚武王死后迁葬于楚武王陵的可能性不大?但也有葬个衣冠冢的可能。按照昭穆葬制,真是迁葬的话,霸王坟墓葬群的大冢子,有可能是屈瑕墓。 楚文王之弟熊善子元(?—前664年),芈姓,熊氏,名子善,字子元,春秋时楚令尹,亦称令尹子元。楚成王六年(前666年),他在楚文王夫人息妫宫旁修建馆舍,成天歌舞不息,被息妫斥责。同年秋,率600乘战车伐郑无功而返后,擅自住进王宫。楚成王八年,被忠于楚王室的申公斗班杀死。 如果屈瑕之墓没有迁葬,按辈分楚文王之弟熊善墓有可能葬于楚文王之侧。 再往下,隔霸王冢、大冢子向北与双冢子对应的小冢子,按辈分又一个轮回,分析小冢子有可能是楚文王之子照楚成王之墓。 按理这个墓的位置当属楚文王长子堵敖熊艰的,因为熊艰为王时一直想杀害其弟熊恽,最后被熊恽所杀。从历史记载的楚成王即位后,以熊艰未尝治国,不成为君,号为“堵敖”不以王礼葬之。谥号堵敖证明熊艰葬于堵地未入王陵。 所以据楚武王祖父到楚武王之孙的家族排列演变分析,现存的安岗霸王坟墓葬群中双冢子、霸王冢、大小冢子的分布按照《周礼》的昭穆葬制研究分析,霸王坟最南端的双冢子居中,南上为大地位最高。原来的双冢子规模很大,后平整土地被铲平一个,现存双冢子仅为之一,左边的稻场部分是一个冢子,其规模比现在的霸王冢还要大。因为霸王冢与大冢子一西一东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按照出土记载鬻拳竹简的M1位置及《左传》记载及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排列分布认为,双冢子、霸王冢、大冢子之间存在辈分差别,双冢子符合为楚武王与邓曼合葬墓,霸王冢符合楚文王与息妫墓、大冢子疑为(迁葬)过来的屈瑕墓或为楚文王之弟熊善墓,小冢子疑为楚成王墓。 当然,虽然是据鬻拳墓竹简文字及《左传》记载研究分析得出老河口安岗霸王坟楚武王陵及其它墓葬分布但也仅是推论。考古靠的是文物证据不能仅靠推论,已经发掘的古墓几十年尚未定论,未发掘的情况下任何考古专家都不能最终断定,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考古发掘中出土确凿无疑的文物证据。从目前安岗霸王冢的保护状况看,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安岗霸王坟的霸王冢很快会被国家、省、市各级考古专家重视予以抢救发掘得以验明正身,等到发掘后那一天,我今日所说的对错与否就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了,共同期待吧。 2010年10月14日 于湖北老河口市 卧马居
参考图:
老河口市安岗霸王坟墓葬群航拍 图 老河口市安岗霸王坟发掘墓葬与现存冢子分布图 老河口市安岗霸王坟墓群曾做窑厂的霸王冢子窑洞窑口实况图
2019年6月13日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考察老河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霸王坟古墓群双冢子现场图 拍摄:李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