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最简单的说就是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对党员干部而言,“接地气”就是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去了解最基层、最底层普通民众的生活实际和愿望诉求。 现实生活中,一些政府官员和党员干部也有不接地气的现象,只顾发号施令,不顾群众诉求,这样就脱离了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而让工作浮于表面。若长期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那与群众感情也自然培养不起来。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中,只有“接地气”才能“有底气”,“接地气”在于要真正的俯下身子,沉到群众中去。 一是要多到群众中走一走。要多到基层走一走,往村里走,往村民家中走。我们党的根基和力量都在群众,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干部只有“接地气”地走近群众,融入群众,才能跟群众有真情,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 二是要多到群众中听一听。要放低姿态,放下架子,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心理,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听群众的真心话,了解群众生活和心理实际情况,特别是要倾听批评和建议的声音。要善于与基层和最底层的民众交朋友,通过平日交谈,拓展基层工作思维。 三是要多为群众们想一想。作为党员干部,要为民之忧所忧,民之愁所愁,要对了解到的具体情况多思考,把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作为出发点,进一步改善民生,彻彻底底的做到一心为民,减少群众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提升民众的生活幸福感和对党的信任感,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进千家门、听千家言是第一步,说百姓话、办百姓事才是最终的付诸行动,只有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才能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才是真正“接地气”的党员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