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不少地方完成了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在有优势的基础上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队伍不强难以“一肩挑”、党员顾虑不愿“一肩挑”、待遇不高不挺“一肩挑”。面对这种情况,如何解决“一肩挑”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的思考。
一是加强后备力量培养。改变过去坐等上门申请的被动式党员发展方式,主动物色党员发展对象,把符合条件的中青年农民作为党员发展重点,不断吸纳回乡知识青年、复员转业军人、外出务工青年等群体,优化党员结构。并且加强农村党员培训,重点提高党员的个人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一肩挑”。通过换届,力争实现我乡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二是健全监管机制、加强权力制衡。要狠抓职能规范,落实工作职责,建立严格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一肩挑”农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述职和报告工作制度,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度,凡是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经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共同议定,并经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讨论通过后执行,防止个人说了算。要全面推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使农村“两委”的工作真正置于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下,更好保护村干部。三是建立保障激励机制。从严执行村干部绩效考核、轮流坐班等制度,认真落实定期体检、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措施,允许村干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继续加强通过面向村支部书记队伍定向招考乡镇公务员等有力举措,畅通“一肩挑”村支部书记政治通道,破除上升“天花板”,增强干事创业的激情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