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论坛现场 楚天都市报记者 简俊晖 通讯员 张敏 孙亚云 出门打车,叫来的不仅是无人驾驶的交通工具,更是行驶途中给用户唱歌、讲笑话的“开心果”;自驾出行,沿途路口的所有红绿灯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变绿,一路畅通无阻……三五年内,武汉市民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下一代汽车带来的便捷和乐趣。这是27日在汉举行的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论坛上透露出的信息。刘经南院士工作站及13个联合创新实验室在会上成立并宣布落户武汉,推动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协同发展,武汉也将引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联盟论坛现场 车主未来可不必学车 本次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论坛,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等机构共同举办。而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是去年在武汉成立的,当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参会并发表演讲,提出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南智北造”的概念,即江南利用高校优势突出研发,江北发挥东风等工厂优势打造制造中心。今年,刘经南院士工作站在联盟论坛上成立。他今后的主攻方向是利用北斗等高科技,彻底解放司机。 刘经南院士视频演讲 “农业时代的基础设施是运河、水渠,工业时代是铁路、高速公路、电网,信息时代是计算机、互联网等。现在处于从数字经济到智能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5G、物联网等。”刘经南说,他的团队正在研发用北斗提供精准定位服务的项目,所覆盖区域内能提供厘米级的时间位置服务,相比现有导航,可以精确到具体的车道。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教授章红平表示,通过5G+北斗等技术实现车路协同以后,人们可不再需要学习驾车、泊车技术,坐车真正成为完全的享受。届时,路上的交通警察也将比现在大为减少,因为路况不熟、视角盲区等引发的交通违规或事故,也必将大为减少。他还乐观地表示,因为目前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已经在应用这些技术,最快5年内,武汉市民可能就会在家门口体验到这种场景了。 汽车成为时尚生活空间 “今后,你的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生活中的伙伴。”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传感器等通讯类硬件设备的大唐高鸿车联网首席专家胡金玲,展望了汽车驾乘的未来前景。她说,汽车作为相对封闭的空间,很适应当代人士对生活私密性的考量,而当前各类汽车搭载的视听等娱乐功能,已经在朝生活空间的方向在走,而5G智能网联时代,汽车还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成为私密会谈场所,家人聚会客厅等。 项目签约,推动武汉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城市 华为智能车云首席技术官喻杰对此表示赞同。他补充说,华为对大数据的收集、储存、传送、分析等技术,正好配合了汽车的应用场景变革需求。“以往,数据传输可能存在延时、超时等现象,影响了人们对新技术应用的信任,但是现在响应速度几乎是实时的,这就给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不过,喻杰认为这更需要车路协同,因为车已经越来越智能了,但相应的路却还是传统的路况,车路完全协同后,汽车才会真正成为个人生活空间。 事实上,专家们畅想的这些场景,已经在生活中出现了。东风汽车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已取得多项突破。其旗下出行品牌东风出行的车载智能平台,可以帮司机和乘客设计行车路线。运营东风出行品牌的东风畅行公司董事长唐腾在论坛上说,乘客坐网约车除了出行方便,还能享受车载智能平台“精神按摩”,放歌曲或讲笑话来调节途中气氛。 东风汽车推出的智能充电桩可以主动寻找待充电汽车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才认为,打车软件颠覆出租车市场,送餐外卖颠覆方便面市场,社交电商颠覆传统电商,每个行业都面临整合交叉渗透颠覆,汽车行业也不例外,由单纯的交通工具向生活空间转化,也是未来方向。 不过所有这一切,都依赖于技术进步和真实的场景应用。位于武汉开发区的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提供了研发和试验平台。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产业是武汉支柱产业,当前武汉汽车产业正向下一代汽车转型升级,联盟论坛举办,院士工作站、创新实验室成立并启动,将为示范区引入高端智力资源,他希望联盟的技术成果优先用于示范区,从而让武汉冲击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