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我们党和国家日益关注民生民情。在党和国家越来越注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从而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的今天,社区作为最基层的、最直接为人民服务的组织,更应该认真学习和贯彻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打造“和谐家园”。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活的加快,人情却变得冷漠了。打造和谐社区,首先要建设和谐的邻里关系。中国自古就有“远亲不如近邻”之说,和谐的邻里关系就如一条柔软的绸带,把生活在一起的左邻右舍紧紧地团结在他们共同生活的家园里。在社区的日常工作中,要特别注重维系社区居民之间的邻里关系。我们要致力于建立各种社区支持网络,增加居民的互动和交往,改善邻里关系。 社区弱势群体主要包括老人、下岗工人、残疾人等,这一部分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差,生活、住宿、健康等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是和谐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让他们能够意识到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愿意去帮助他们,能够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爱,能够感受到被尊重和人固有的尊严。在一个和谐社区里,老人就应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下岗工人就应有所辅导,能够重建对生活对工作的信心和热情;残疾人就应该被平等对待,不被歧视,重视他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权利。社区里的所有人,都应该生活在和谐的氛围里。 打造和谐社区,我们要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氛围。我们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来为社区进行设计和规划。干净的卫生,优美的绿化,新鲜的空气,我们不仅要把社区建设的更加美观和舒适,同时也给居民提供了健康愉悦的生活环境。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区。我们作为直接从事社区工作的工作者,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来认识和把握社区工作的机遇,自觉地担当起构建和谐社区这项重要的历史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