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6415|回复: 8

我的家乡

[复制链接]
来自
贵州
精华
0

25

主题

58

帖子

78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78

IP属地:贵州省黔南州

发表于 贵州省黔南州 2020-10-31 12: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沽九 于 2020-10-31 17:31 编辑

       我的家乡物产丰富,主产水稻、小麦和花生,所以我的家乡大部分时间是一片碧绿。
所产的大米虽然不能和东北大米齐名,但水源却也是极品,因为我的家乡附近没有矿山
和化工产业,从天而降的雨水,经过满山青松的吆喝汇积到水库、池塘,故带着松针的
香气,水库、池塘里的水再经过鱼儿的调教然后温顺地直达稻田。不过,有时还要靠抽
水机、水车、小桶或脸盆甚至葫芦瓢的帮助,才能让禾苗转忧为喜,所以也总会有无水
浇灌的时候。过去我们的水稻都是勾着腰去插去除草去收割,收割的水稻经骄阳晒上四
五天,捆成草头(捆),然后用冲担挑到打谷场堆成垛,收割水稻前还能喜获很多小鱼、
小虾、小泥鳅,甚或半斤多一条的黄鳝,甚至还有甲鱼、乌龟。挑草头不是件容易的事
情,一百多斤担在肩上,还要一手攀着木梯,一手握紧冲担,爬上屋檐高的谷垛,这基
本是男人的活,一些体贴的女人,也只能是将草头挑到谷垛下,再等自己火急火燎的男
人挑到垛上去码成加盖的圆柱形,这个圆柱通常是下小上大,以防灌水。等到农闲的时
候,选个有阳光有秋风的日子,把谷垛在打谷场上摊成一张圆饼,反正不能是方的,牵
上黄牛架上石滚在圆饼上不停的画圈,瞧着饼上面的谷子都吓得溜到饼的下面去了,才
将这张饼用扬叉翻个面,翻饼的时候,人一定要站在上风头,不然扬出的细尘会让人咳
得直不起腰,待饼翻好了面,又让黄牛拉着石滚在圆饼上不停的画圈,画圈的质量全由
人来掌控,圈的质量好,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谷子碾得最干净,画圈的质量怎样算好,
这个问题就留给没有看过碾谷子的人自己去发挥;谷子全碾掉了,接下来工序便是出草、
拢场、扬谷,这几道工序都是通过专业的工具来完成,最后就是将沉甸甸的谷子用箩筐
挑回家,虽然百多斤的担子压得肩生疼,但人们的脸上总是笑开了花。当然还是要两个
人配合及时将稻草码成垛,这毕竟是老黄牛一冬的口粮。
       再说我们家乡的小麦,虽然面粉没有他乡的白,但味道还是很特别。灌溉的水是老
天所赐,抽水浇灌的活路从来不干,所以就别说水源污染了,肥料也是以农家肥为主。
仲夏,正是农闲时节,老农们乘着早晚天凉的时候,挑上一担黄荆篮子,拿着一张四齿
扒锄,肩上搭着一条毛巾,到离庄稼地近的山坡上挖草渣(草皮),四齿扒锄既能将草
渣挖下来,还能将草渣根部的沙土抖落干净,然后用黄荆篮子挑到花生地边上堆起来,
或方或圆,三几天就能挖一大堆,然后不辞辛苦挑上十多担腐熟的猪粪尿将这草渣堆浇
透,堆的表面要用粪渣全覆盖,以加快草渣的腐熟速度;过一个多月的样子,再将整个
肥堆来个底朝天,还覆以粪水,等到种小麦的时候就变成了优质的有机肥。在我的记忆
中,小麦是从来不打农药的,收多收少主要看老天爷的态度。人们在尽情享受惬意的春
天和初夏后,骤然进入炎热的夏天,在这个时间节点去收获小麦比收获水稻、花生要辛
苦多得,中署的风险也很大,用一粒粮食一滴汗水来比喻一点也不为过,如此这样换来
的馒头不香喷喷才怪呢!
      在我的家乡,绝大部分是沙土地,特别适宜种植花生,以粒小、籽实、甜脆而著称,
也是家乡特产之一,被列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水到渠成之事。记得二十多年前的一个
秋晨,我费了整个早晨才掏(拔完花生后,再用锄去挖丢在地下的)了不到两斤的花生,
在回家的路上碰到我的一个堂兄,趁蹲在枫树下聊天的档儿,我们两人你一颗我一颗地吃
起刚掏的花生来,可能是花生太过甜脆的原因,不大一会儿,篮子就见底了,眼见所剩不
多,索性将花生全倒出来一吃了之,所以忙了一个早上,搞得我是提了个空篮子回家,还
遭老婆一番数落。挖花生的时候,正值秋高气爽之季,把拔出的花生抱到满身翡翠的乌桕
树荫下去摘,一边享受丰收的喜悦,一边喝茶,一边欣赏蓝天白云;时隔二十多年,那种
恬淡的田园生活至今难忘!但这种时光毕竟不是太多。
       我的家乡是乌桕之乡,板栗、茶叶、花生久负盛名,物产丰富,其品种数不胜数。随
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批农民进城谋生,特别是近几年,在农村老家种田的基本上是一
些六七十多的老人,造成大量土地闲置抛荒,荒草丛生,看到如此现状,谁不心纠!在今
天,物产丰富的历史即将逝去,但并不代表物产丰富的历史不再!我是一个农民,我要对
我的家乡深深道一声:对不起!但我坚信,在将来,一定有群朝气蓬勃的有志之士回乡建
设自己的家乡,介时,乌桕红叶有了勤劳身影的衬托,才会使家乡美景再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贵州
精华
0

25

主题

58

帖子

78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78

IP属地:贵州省黔南州

 楼主| 发表于 贵州省黔南州 2020-11-1 15: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暑的风险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精华
0

25

主题

58

帖子

78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78

IP属地:中国

 楼主| 发表于 中国 2020-11-5 15:5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才(还)会使家乡美景再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贵州
精华
0

25

主题

58

帖子

78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78

IP属地:贵州省安顺市

 楼主| 发表于 贵州省安顺市 2020-12-19 18: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家乡物产丰富,主产水稻、小麦和花生,所以我的家乡大部分时间是一片碧海蓝天。所产的大米虽然不能和东北大米齐名,但水源却也是极品,因为附近方圆几十里没有矿山,也没有化工产业,从天而降的雨水,经过满山青松的吆喝汇积到水库、池塘,故还带着松针的香气,水库、池塘里的水再经过鱼儿的调教然后温顺地直达稻田。不过,有时还要靠抽水机、水车、小桶或脸盆甚至水瓢的帮助,才能让禾苗转忧为喜,所以也总会有无水浇灌的时候。过去我们都是勾着腰去收割水稻,不像现在都是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割倒的水稻经骄阳晒上四五天,捆成草头(捆),然后用冲担挑到打谷场堆成垛,田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收割水稻前还能喜获很多小鱼、小虾、小泥鳅,甚或半斤多一条的黄鳝,甚至还有甲鱼、乌龟。挑草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百多斤担在肩上,还要一手攀着木梯,一手握紧冲担,爬上屋檐高的谷垛,这基本上是男人的活,一些体贴的女人,也只能红着脸将草头挑到谷垛下,再等自己火急火燎的男人挑到垛上去码成加盖的圆柱形,这个圆柱通常是下小上大,以防灌水。等到农闲的时候,选个有秋风的晴日子,将谷垛在打谷场上摊成一张圆饼,一定不能是方形,圆饼的厚度也有讲究,然后牵上黄牛架上石滚在圆饼上不停的转圈碾压,瞧着饼上面的谷子都吓得溜到底下了,再将这张饼用扬叉翻个面,翻饼的时候,人一定要站在上风头,不然扬出的细尘会让人咳得直不起腰,待饼翻好了面,又让黄牛拉着石滚在圆饼上不厌其烦地画圈,画圈的质量决定着稻谷是否碾得干净;谷子全碾掉了,接下来工序便是出草、拢场、扬谷,这几道工序都是通过专业的工具来完成,最后就是将沉甸甸的谷子用箩筐挑回家,虽然百多斤的担子压得肩生疼,还连喘粗气,但人们的脸上却是笑开了花,人们嘴里谈论得最多的还是今年的收成!心里装的全是丰收的喜悦!当然还是要两个人配合及时将稻草码成垛,这毕竟是老黄牛一冬的口粮。
      再说我们家乡的小麦,虽然面粉没有他乡的白,但香味还是很特别。抽水浇苗的活路从来不干,它会因小失大,可能造成水稻不能及时插田,所以压根就没有水源污染的风险,肥料也是以农家肥为主。仲夏,正是农闲时节,老农们乘着早晚天凉的时候,挑上一副黄荆篮子,拿着一张四齿扒锄,肩上搭着一条毛巾,叼着劣质的烟卷,到离自家庄稼地近的山坡上挖草渣(草皮),四齿扒锄既能将草渣轻松挖下来,又能将草渣根部的沙土抖落干净,然后用黄荆篮子挑到花生地边上堆起来,或方或圆,三几天就能挖一大堆,然后不辞辛苦挑上十多担腐熟的猪粪尿将这草渣堆浇透,堆的表面要用粪渣全覆盖,以加快草渣的腐熟速度;过一个多月的样子,再将整个肥堆来个底朝天,还覆以粪水,等到种小麦的时候就变成了优质的有机肥。在我的记忆中,小麦是从来不打农药的,收多收少主要看老天爷的态度。人们在尽情享受惬意的春天和初夏后,骤然进入炎热的夏天,此时此刻去收获小麦比收获什么作物都要辛苦多得,中暑的风险也很大,用一粒粮食一滴汗水来比喻一点也不为过,如此这样换来的面粉不香才怪!
      在我的家乡,绝大部分是沙土地,特别适宜种植花生,以粒小、籽实、甜脆而著称,也是家乡特产之一,被列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水到渠成之事。记得二十多年前的一个秋晨,我费了整个早晨才掏了不到两斤的花生,在回家的路上碰到我的一个堂兄,趁蹲在枫树下聊天的档儿,我们两人你一颗我一颗地吃起刚掏的花生来,可能是花生太过甜脆的原因,不大一会儿,篮子就见底了,眼见所剩不多,索性将花生全倒出来一吃了之,所以忙了一个早上,搞得我是提了个空篮子回家,还遭老婆一番数落。挖花生的时候,正值秋高气爽之季,正午太阳辣的时候,把拔出的花生抱到满身翡翠的乌桕树荫下,一边享受丰收的喜悦,一边喝茶,一边欣赏蓝天白云,虽时隔二十多年,但那种恬淡的田园生活实在令人难忘!   
      我的家乡是乌桕之乡,在田间地头随处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酷夏,乌桕树下便是挥汗如雨的农夫小憩的最佳去处,不仅树荫浓密、凉风习习,还有千万只勤劳的蜜蜂穿梭于花海之中,其嗡嗡声不绝于耳,一棵乌桕树,就是一场音乐会;每逢深秋时节,乌桕树叶红胜火,远望新翻的田间地块,不时有黄牛、农夫悠闲地穿行于篝火之中,不失为一副美妙的秋耕图。不仅乌桕籽是家乡特产,板栗、茶叶、花生也久负盛名,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批农民进城谋生,特别是近几年,在农村老家种田的基本上是一些六七十多岁的老人,造成大量土地闲置抛荒,荒草丛生,纵使是乌桕红叶再美丽,如果没有人影的衬托,终是一幅没有灵魂的画!看到如此荒凉的现状,谁能不心揪!今天的家乡,物产丰富的历史即将逝去,但并不代表物产丰富的历史不再!所以我坚信,不久之将来,美丽的乌桕红叶下一定到处都是勤劳、忙碌的身影,只是他们更有文化!更有抱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7

72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梅兰竹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820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20-12-23 10: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碧海蓝天,沙土地,乌桕之乡。是哪里呀
幽园叶条条长
玉阶丹点点黄
淑气清韵淡雅
沁人肺腑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贵州
精华
0

25

主题

58

帖子

78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78

IP属地:贵州省安顺市

 楼主| 发表于 贵州省安顺市 2020-12-24 09: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兰桂腾芳 发表于 2020-12-23 10:04
碧海蓝天,沙土地,乌桕之乡。是哪里呀

尊贵的兰桂腾芳:
      很感谢您的到访,更感谢提出疑问!就用碧海蓝天一词来开容家乡之美,在下特向您及网友作如下解释,用词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大悟县是个以种植水稻、小麦和花生为主的农业之县,在其种植期的大部分时间里,极目四野,家乡一片碧绿,犹若碧海,故以碧海蓝天而赞之!
      大悟花生皆因沙土地而品质优良,并被列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悟县更是乌桕之乡,一到劲秋,乌桕树叶红胜火!秋游家乡犹如画中走!
       解释不到之处,还敬请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贵州
精华
0

25

主题

58

帖子

78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78

IP属地:贵州省安顺市

 楼主| 发表于 贵州省安顺市 2020-12-24 09: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兰桂腾芳 发表于 2020-12-23 10:04
碧海蓝天,沙土地,乌桕之乡。是哪里呀

尊贵的兰桂腾芳:
      很感谢您的到访,更感谢提出疑问!就用碧海蓝天一词来开容家乡之美,在下特向您及网友作如下解释,用词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大悟县是个以种植水稻、小麦和花生为主的农业之县,在其种植期的大部分时间里,极目四野,家乡一片碧绿,犹若碧海,故以碧海蓝天而赞之!
      大悟花生皆因沙土地而品质优良,并被列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悟县更是乌桕之乡,一到劲秋,乌桕树叶红胜火!秋游家乡犹如画中走!
       解释不到之处,还敬请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7

72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梅兰竹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820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20-12-24 12: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沽九 发表于 2020-12-24 09:12
尊贵的兰桂腾芳:
      很感谢您的到访,更感谢提出疑问!就用碧海蓝天一词来开容家乡之美,在下特向您 ...

没有质疑的意识。只是真的不知道是哪里。原来是大悟。好,好地方
谢谢你的沟通
幽园叶条条长
玉阶丹点点黄
淑气清韵淡雅
沁人肺腑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5350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4-8-12 22: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地方啊。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