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5956|回复: 0

[今日老河口] 芈(米)家山下遭遇严重盗扰的霸王坟双冢子楚武王墓亟待抢救发掘 组图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11-4 12: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20-11-4 17:03 编辑

芈(米)家山下遭遇严重盗扰的霸王坟双冢子楚武王墓亟待抢救发掘 组图
/卧马先生(李敦彦)
    老河口市仙人渡安岗霸王坟冢子岗以东马冲水库以南,有个并不很高大的米家山,霸王坟到底埋葬的是哪个霸王?米家山什么时候叫的米家山?米家山为什么加米家山?米家山有多少姓米的人?至今老河口人包括仙人渡当地人都说不清?问及仙人渡当地万事通的晏社长他谦虚的说对米家山的事知之甚少,据我所知,米家山得名是很久很久的事儿,米家山米姓很少,这就是1992年发掘霸王坟专家云集与米家山下28年至今,一直像谜一样的老河口仙人渡霸王坟和无人知晓的米家山。

芈(米)家山 安岗霸王坟位置分布北斗卫星图




安岗霸王坟墓葬排列分布图




2019年6月陪同湖北省文化遗产研究会专家考察霸王坟双冢子图

    自2014年前开始研究老河口霸王坟时,我就一直很关注仙人渡安岗霸王坟古墓群周边居住地的古村落和姓氏分布,隐约中感觉米家山、熊家营、邓家营等村落与霸王坟和楚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参看:2014年11月30日发表的《老河口霸王坟大冢子疑是楚武王熊通墓》考论文章,首次大胆提出霸王坟为楚武王墓http://bbs.cnhubei.com/thread-3594146-1-1.html至2018年破译安岗霸王坟楚简,发现确切记载鬻拳生平的鬻拳墓,据《左传》记载进一步研究发现鬻拳墓南的霸王冢、双冢子为楚文王墓、楚武王陵墓后,再次系统研究霸王坟东北的米家山、正西的熊家营、邓家营村,终于找到分布在霸王坟左右的米家山、熊家营、邓家营的答案,印证之前关于霸王坟为熊通墓的推断。
2019年3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劉國勝教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胡雅麗研究员 卧马先生释译老河口安岗霸王坟M1-1楚简文字对比图
    参看:2018年4月24日发表《破译安岗霸王坟M1-1楚简老河口发现鬻拳墓楚武王楚文王之墓》研究文章
    2020年10月13日,发表《抢救性发掘保护作为砖瓦窑厂烧烤多年的安岗霸王冢墓迫在眉睫》http://bbs.cnhubei.com/thread-4756150-1-1.html文章呼吁湖北省文物局考古专家尽快抢救性发掘遭遇砖瓦窑厂烧烤多年安岗霸王冢亟需抢救性发掘的同时,再次想起十年前就听博物馆老馆长说霸王坟双冢子遭遇盗墓贼严重盗扰的事儿,老馆长介绍盗墓贼疯狂盗扰霸王坟双冢子稻场南坎,盗洞深度达地平面以下六米多深,盗洞已经打到地下墓室,站在地面上能够看到墓室的棺椁板文物工作人员当即深入盗洞底部勘察过被盗扰情况。知悉后一直深为霸王坟双冢子墓葬内的文物有被氧化腐朽消失之危的境况十分堪忧。

    考古专家都了解古墓葬,特别是楚墓受青膏泥的保护隔绝椁室空气,在地下几千年一直处于恒温恒湿的密闭环境的状态下可以有效的保护丝织品、简牍、漆木器等异常脆弱的有机质重要文物。楚墓一旦遭遇盗扰破坏,看似对墓葬的影响不大实际的影响是致命的,即使回填也根本保证不了青膏泥密封保护隔绝椁室以外空气的保护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十分稳定的埋葬环境一旦被扰乱,地下文物时刻都面临迅速氧化腐朽的危险。很多考古工作者经常会遇到发掘的地下文物暴露在空气中后很快会变色、氧化化成灰烬束手无策的眼睁睁看到文物在眼前迅速消失。
    霸王坟双冢子遭遇六米深盗洞的严重盗扰能够看到椁板的墓室不进入空气是不可能的,从盗洞深度分析双冢子墓室已经遭遇严重的干扰破坏十年之久了,如果不及时对双冢子进行抢救性发掘,双冢子墓葬内部丝织品简牍漆木器等异常脆弱的有机质重要文物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存在氧化变质消失的危险。
当务之急是亟需国家、省、市各级文物相关单位对霸王坟双冢子墓迅速进行抢救性发掘,保住这些被严重盗扰恐将消失的国宝级珍贵文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保护文物。
    再看看双冢子位于霸王坟墓葬群居中的最南端,按照昭穆葬制是始祖之位。所以在楚文化和楚国历史考古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昭穆制度是指宗庙制度之一,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延伸到民间,祠堂神主牌的摆放次序也就是昭穆制度,如: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二世为昭,三世为穆;四世为昭,五世为穆;六世为昭,七世为穆;二四六世为昭,三五七世为穆;先世为昭,后世为穆;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
    所以从霸王坟双冢子的排列居首,与葬于左昭一世的楚文王一侧的鬻拳墓的发现,位于右穆的符合楚成王之墓。后续按照昭穆葬制可以依次准确找到楚王之墓。最后再从芈米的演变简单说下霸王坟与米家山与楚文化之间的历史渊源。
    芈,读音:[miē],[mǐ]。芈,为羊鸣;牟,为牛鸣是象声词之外,芈,为芈姓,是春秋时楚国祖先的族姓。“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国语》。《史记》说其起自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是属于以图腾崇拜为姓的姓氏。据史籍《史记·十·楚世家》的记载:“高阳生…,陆终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记其氏”。
    据北宋画家米芾自己考证,米氏起源于春秋时的楚国芈氏。除了米芾自己的“考证“,由于中国几乎没有人姓芈氏,可见芈姓都改为同音的米姓了。一说则是黄帝之孙颛顼姓芈被周武王封于楚国后,因芈与米同音则改为米。而另一说则是因为芈姓曾经是人口众多的庞大贵族家族。秦灭楚国之后,楚国芈姓贵族,为了躲避迫害。于是把姓氏改成字型相似,而且同音的"米"。也有说是因为在书写过程中不便,而将“芈”字简化为“米”字。又据《唐书》记载,“米”氏为“昭武九姓”之一等说。
    从米姓由芈姓演变而来看,仙人渡米家山是可以叫芈家山的。米家山叫上芈家山的话,那米家山就与疑是楚武王陵霸王坟密切相关了。再联系上霸王坟周围的熊家营、邓家营村,原来无法解释分布来源的熊姓和邓姓就与疑是楚武王熊通和王后邓曼双冢子之间就存在与春秋楚国历史相符的关联了。当然,现在还缺乏更直接的文物证据,有待发掘霸王坟双冢子抢救发掘之后,一定有很多论定墓葬人确凿无疑的文物证据,届时霸王坟双冢子是否是楚武王与夫人邓曼合葬墓都将真相大白,芈家山也会有一个更加完美的答案。
    作为楚武王墓的研究发现者,迫切期待湖北省文物局迅速采取措施抢救性发掘遭遇疯狂盗扰的霸王坟双冢子墓对地下文物予以有效保护。
                                           2020年11月4日  于 湖北老河口 卧马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