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北京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255
IP属地:北京市
|
浅谈中小学书法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安书楷
在很多人看来,教中小学生学书法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或者说,只要任课老师字写的好看就能教得好课。说句心里话,这些只是一些表面现象,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书法教师,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综合说来,要具备“三个好、三个会”的基本能力,现说明如下,仅供读者参考。
一、三个好
“三个好”指的是素养好、写得好和讲得好。
(一)素养好。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素养是作为老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简单来说,可以表现为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中小学教育是整个大的教育体系中的奠基石,其过程艰苦而漫长。这就更需要老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用爱心去关照祖国的花朵,用耐心去培养祖国的未来,用责任心去呵护好他们幼小的心灵。
写得好。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书法教师,字写得好,这应当说是能胜任此职业的基本条件之一。然而这个写得好,要达到多高水平才算好,是否必须要达到“家”的水准呢?
在笔者看来,写得好,最基本的是“三笔字”即粉笔字、硬笔字、毛笔字要过关。虽不一定非要达到书法家的艺术水平,但是其书写出来的字,要能达到工整规范,美观大方。此外,还要对一些常用经典碑帖,例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隶书《曹全碑》,行书《怀仁集王圣教序》等字帖,具备基本的临摹能力,以及对书法史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讲得好。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个讲得好,不是要求老师要像演讲家那样慷慨激昂的讲课,也不是非要达到那样高的水准,而是要把所讲的内容能够给学生们讲清楚,让学生们听明白。
具体说来,老师要学会使用与学生年龄段相符合的教学语言,以确保彼此之间沟通顺畅。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使用的教学语言是不同的,对小同学来说,老师的语言要富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幽默感,让学生听起来简单易懂,从而较快的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毛笔字的握笔姿势时,我们通常会说一个词:指实掌虚。一般对中学生来说,这个词还比较好理解,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就听不明白了。我们不如干脆就说成手指捏住笔杆,手心里是空的,甚至还可以再加上一句,手心里可以放下一个鸡蛋,这样小同学们更容易接受。另外,讲课时,老师的语气要有抑扬顿挫,讲到重点知识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语气要变得重一些,提示学生们现在讲的是重点知识,要认真听。
二、三个会
(一)会管理。这里所说的管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管理,而是课堂管理。通常认为,书法课是一门可以让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静心安心的课程。然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坦言之,现在的中小学课堂,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安静祥和”,一堂课上下来,有时需要老师使出“浑身解数”才能“降伏”他们。
一堂课中,学生们不会一直都在那里老老实实的听课,女同学相对安稳一些,有些男孩子过于淘气,很容易把整个班级的气氛搅乱了。因此,当个合格的中小学书法老师,真不容易,甘苦自知,其并非只是单纯的教个写字这么简单。可以说,这一堂课当中即是老师,又是“大家长”,还要随时维护班里的纪律,有效解决课堂上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
会引导。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小学书法教学更多的还是兴趣教学,真正能够主动自发学习书法的学生毕竟还是少数,这就需要任课老师善于激发孩子们学习书法的兴趣,有效引导他们喜欢上书法这个学科。
通常在一堂课中,老师可以通过讲一些古代书法家勤于学书的故事,例如,王羲之的“墨池”,智永的“铁门限”等,以及欣赏古代碑帖,开展象形文字猜猜看小游戏等方式,激发孩子们学习书法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让孩子们在书法课上充分感受到那份存在感,自信感,认同感。
(三)会创新。书写示范时经常会看不见,需要老师侧着身子,或者蹲下来书写,确保让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
总之,学无止境,艺无坦途。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书法老师,只有勤于学习,真正自己在此领域里得到成长,让学生们受益。我们所付出的心血,留下的汗水,埋下的火种,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