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0941|回复: 2

学习的武功秘籍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4

主题

140

帖子

15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53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11-10 13:23: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武侠小说里,武功可分为内功和外功,内功增加力量,外功即运功技巧,可以最小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杀伤效果。

在学习中,何为内功?何为外功?内功即学习动力,外功即各门功课的学习技巧。

内功与外功,哪个更重要?

只有外功,没有内功,即便技巧再好,也是花拳绣腿,毫无力量;有了内功,即便再垃圾的外功,也能化腐朽为神奇。所以内功应该更重要。

各门功课的学习技巧已经有很多人讲了,我就只说说学习的内功。

学习的内功——学习动力

物体前进是有动力在推动,学习同样如此。没有学习动力,孩子就不会学习。既然在学习,也必然有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果型动力,如成绩、名次、好大学、学分、学历、金钱、目标、权力、梦想、欲望等等;一类为过程型动力,如兴趣、习惯、责任、爱国、信仰、爱情、忠孝仁义等等。

人生动力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就像大自然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一样。有些人的兴趣看似是兴趣,实则是由目标转化而来的;有些人的梦想看似是梦想 实则是由兴趣转化而来的。

两种学习动力的区别与特点:

①、结果型动力具有爆发性,来得快,来得猛,但持久性不足,去得也快,当目标实现,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它带给我们的动力激情也会随之消失无影无踪。过程型动力爆发性不足,来得慢,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与磨练,但更具持久性,可以持续一生一世。

②、结果型动力需要自信来支撑,否则就会有心理压力,就会感觉到紧张、痛苦,而过程型动力则不需要,还会使人专注,心情宁静。

③、过程与结果需要平衡。重结果的人自私,浮躁,功利心强,总想投机取巧,走捷径,而重过程的人则踏实,勤奋善良,乐于助人,奉献。

学习的魔门功法与道门功法

兴趣与成绩,能力(实力)与文凭(学历),哪个更重要?两者都很重要,根据“木桶效应”,兴趣与成绩需要平衡,一个人的成就不取决于兴趣,也不取决于成绩,而是两者的最小值。如何让学习的兴趣和成绩的追求之间平衡呢?办法有三:

一、先培养对目标(成绩、金钱、梦想)的追求,再将其转化为对学习的兴趣。

二、先培养学习的兴趣(习惯)等过程型动力,再将其转化为对成绩(目标、金钱、梦想)的追求。

三、双管齐下,同时培养学习的兴趣(习惯)和对成绩(金钱、梦想)的追求。

如果用武侠小说的话来说,第一种办法就好比是先易后难的魔门功法,第二种办法就好比是先难后易的道门功法,第三种办法就好比是道魔功法同修。

道魔功法同修的特点

在武侠小说中,道魔功法同时修炼,很容易走火入魔;在现实生活中,这第三种办法也很容易使人精神分裂,所以首先排除掉,不能采用这种办法。

魔门功法的特点

修炼魔门功法(采用第一种办法),由于目标、成绩的追求很容易树立,再加上初生牛不怕虎,很容易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会不可避免的遭遇三大难关。

一、信心关 成绩(目标、梦想)等结果型动力极度依赖信心。信心越大,动力越大,可信心极容易被挫折、失败、批评打击。失去了信心,也会失去了学习动力。孩子开始时初生牛犊不怕虎,信心很足,可随着成长,经历的挫折失败也会越来越多,信心也会一点点的被磨殆尽,最终失去动力,不敢前行。

二、拖延关,即拖延症 原因是结果型动力来得快,过程型动力来得慢,导致结果型动力向过程型动力转化相对很难。在没人催的情况下,总等到假期快结束才写作业;总等到快考试才努力学习。常在抖音上看到国外的工程总拖好长时间才完工,总不及中国速度,原因大抵如此。

三、寿命关 任何的成绩(目标、梦想等)一旦实现,就会消失,而它带给我们的学习动力(激情)也会随之消失。为什么很多人离开学校后,就不再学习了?原因大抵如此。

事实也证明,修炼魔门功法的孩子开始时很优秀,而后来会泯然众人矣。比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少年班的天才们。

道门功法的特点

修炼道门功法(采用第二种办法),开始会很难,原因是兴趣(习惯)等过程型动力来得慢,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与培养。但一旦养成,则一路畅通,功法越来越深厚,不会遇到“魔门功法”的种种难关。

一、兴趣等过程型动力不依赖信心,所以没有信心关;

二、兴趣等过程型动力重过程,爱学习,爱劳动,爱工作等等,所以不会有拖延关;

三、兴趣等过程型动力是可以陪伴一生的,所以也不会有寿命关。

很多伟人小时候并不聪明,长大后却越来越聪明,或许就是因为他们修炼的是“道门功法”,如牛顿、爱因斯坦、特斯拉等等。

如何修炼学习的道门功法?

学习的道门功法,即先培养学习兴趣,再将其转化为对成绩的追求,由于过程型动力来得慢,结果型动力来得快,所以难点是兴趣的培养,将其转化为对成绩的追求并不难。

如何培养兴趣?俗话说“青出于蓝胜于蓝”,兴趣诞生于好奇心,目标等结果型动力,但比其更可贵,诞生条件极为苛刻:

一、长时间的坚持、磨练和培养;

二、没有心理压力,没有抗拒心理。

第一条并不难,只要别因要学太多的东西,而耗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就目前的教育情况基本都能做到,难的是第二条。

调节心态,摆脱心理压力的办法有二:

一、自信 自信有虚有实。实,即真正的自信,来自真正的成功胜利,注定只属于少数人。虚,既虚假的自信(自大),但会使人失败,也经不起实战,我认为不可取。

二、平常心 不急功近利,牢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学习比成绩更重要。放下结果,却不放下过程;放下成绩,却不放下学习;放下目标,却不放下努力。功到自然成,功不到自然不成,一切皆是自然的规律,皆是天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4

主题

140

帖子

15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53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12-20 22:1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魔门内功就好比是应试教育,道门内功就好比是素质教育。两者其实殊路同归,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达到平衡,但是现实总不会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魔门内功(应试教育)容易让学生过于重视结果(成绩、金钱),从而投机取巧,夺取他人劳动成果;道门内功(素质教育)则容易让学生过于重视过程(学习、劳动),乐于助人,对收获和结果不甚在意,显得有些迂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4

主题

140

帖子

153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53

IP属地:湖北省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21-1-2 13:41: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常有个疑问—都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大后不一样可以努力,不是有很多大器晚成的例子吗,为啥要悔恨小时候不努力?现在似乎明白了很多,长大后,我们的心态已经改变了很多,变得更看重结果,而结果极度依赖信心,而我们的信心早已在岁月和社会的磨练中慢慢消磨殆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谈何努力,只是给自己徒增压力,焦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