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11-14 03:42: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黄梅】火龙果成了“脱贫果”
黄梅广播电视台 昨天
导语
2016年,残疾人企业家魏宜华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的号召,从家乡应城,来到我县五祖镇成立湖北大唐慧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起了火龙圣果生态文化旅游观光产业园。如今,这片火龙果园成了黄梅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带动了40余户贫困户实现长久增收和稳定脱贫,火龙果成了“脱贫果”。
这两年,火龙果产业在五祖发展得红红火火,54岁的刘岳村贫困户洪文桥的日子也如同火龙果一样,变得红火起来。
【同期声:五祖镇刘岳村贫困户 洪文桥】
在这里务工一个月能搞到一千多元,有时候还可以照顾家里一些农活,一般在这里务工家里还可以做点别的事,一年在这里可以有一万元纯收入 。
正在基地里除草的五祖镇刘岳村老农民孙水舟说:火龙果产业的引进,改变了当地落后的面貌,让这个曾经的穷地方,变成了金窝窝。
【同期声:五祖镇刘岳村村民 孙水舟】
我们原来这个地方是个穷地方,自从武汉的那个魏董事长来我们这里搞火龙果基地开发像我这大年纪在家带小孩一年还可以增加三四万元,我们两个在这里务工,我真正感谢大唐慧农帮助这个穷地方实现富裕了。
2016年五祖镇刘岳村引进的火龙果种植项目,是该村的重点扶贫产业,也是洪文桥等41户有劳动力贫困户的新生计,更是他们脱贫致富的幸福果。75岁的贫困户刘青海,早年因为中风,左手左脚边瘫,在火龙果销售旺季,基地都会安排他到这里来帮忙挑拣火龙果,一个月下来,也能有将近1000元的收入。
【同期声:五祖镇刘岳村贫困户 刘青海】
确实家里比较困难,火龙果的总经理就和村干部老刘说叫我在火龙果基地来做点事 ,做点手下事、轻松事,在这里一天有几十元收入确实帮了我的忙。
为了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摘帽,自火龙圣果生态文化旅游观光产业园成立之初,魏宜华就满怀热情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创造出“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就业有薪金、反包管理有酬金”的产业扶贫路径,在他的带动下,四年多来,当地30多名残疾人实现了在基地就业,200余户贫困户脱贫摘帽。
下一步,魏宜华表示将延伸产业链条,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争取带动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本台记者:毛华山 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