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51
少尉
 
- 积分
- 173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随笔《蔺草青,板栗香》
柯胜英
姐姐在大别山当知青,当白露为霜时,漫山栗树挂满翠绿的板栗,毛茸茸,披松针,裂大嘴,含着酱红色栗子,荡在枝头傻笑。
那年白露,夜刮秋风,板栗扑扑落满草地。
姐姐来信问父母,这个季节,山里的板栗熟了,你们想不想来吃仔鸡烧板栗。其实,是姐姐想家,想父母了。她一个下乡知青,哪来钱请得起客呢。
父母推说忙,派我作代表,给姐姐送去一罐头瓶的榨菜炒肉丝,并再三叮嘱,看姐姐瘦了没有,快去快回,不许吃仔鸡烧板栗。
姐姐没瘦,脸晒得像栗子,又红又黑。站在巴河堤上,迎接我,她身后站着五六个同样的红黑“栗子”,都抿着嘴,朝我微笑。
我的到来,让这些栗子姐姐忙碌起来。
清晨,远山还藏在薄雾里,姐姐们带上我爬过山岗,来到栗树林,她们用篾片做成的火钳,捡掉在地上的成熟板栗。我觉得树梢上的板栗青悠新鲜,用手去摘,刚一碰,就像触电般刺手,疼得我“哎哟哟”直叫。姐姐说,看这傻弟弟,上面有针,他也敢去抓?其他姐姐大笑。
大别山的板栗个大,肉质金黄,咬得清脆,咽得香甜。虽说栗树属队里的财产,山野成林,没人管理,在这儿不值钱,城里却当个宝。她们只顾捡,我干脆坐在树下生吃,没多久,便捡了满满一筐。
大别山脚下有条巴河,白露时节河滩蔺草茂盛,农民多用它编织草席草帽。姐姐手巧,上学时就会用扎辫子的胶丝绳编织小动物,那会儿,她把蔺草染上色,编出长颈鹿,大花猫,小蜻蜓。然后,叫男知青拿到巴河镇上去卖,换些吃的回来。
有一天,来了个县干部找到姐姐,说是外贸单位看中了这些玩意,可以收购。
隔天,县里通知知青点的姑娘们不去下田了,上午去河滩割蔺草,下午在家编小动物。周边村里闻讯赶来一群姑娘争先恐后要学编织,姐姐热情地收下了这批徒弟。
当我们抬着满箩筐板栗回到知青点时,姐姐的徒弟们有送鸡来的,有送蛋的,有送面的。晚餐安排在河滩上,一个搪瓷脸盆堆满仔鸡烧板栗,另一个脸盆装着鸡蛋面条。
多年后,这群比栗子还黑的姑娘们返城了,每逢白露,她们就惦念起那青郁的蔺草和飘香的板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