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策马女副县长”贺娇龙以及四川甘孜的“甜野男孩”丁真最近成了新晋网红。一夜爆红后,丁真没有走带货、选秀、拍电影的常见“快消路”,而是当起了家乡的旅游文化宣传大使。他那句“外面的世界很大,但我还是最爱我的家乡”,既带有他一如既往的淳朴,更是对那些为理塘县发展默默努力者的极大肯定。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流量退后才知谁是真金。不可否认,丁真和贺娇龙为理塘和昭苏带来了高曝光率,全国其他地区难免“眼红”。但从长远看,短期的高曝光、顶流能否转换为实实在在的“留客率”,还需要时间检验,因为这需要整个地区的配套设施和服务都跟得上。 在这两位身上,“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那句话一点不假。 丁真走红之前,一直用抖音直播的女副县长贺娇龙,今年5月起在直播中为当地农产品代言,解了疫情期间当地农牧民燃眉之急。她还将网友打赏的钱换成礼物,送给昭苏县敬老院和福利院里的老人孩子们。触网之初,贺娇龙在网络平台上写道:“电子商务,很多人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积极面对,坚持到底!” 可见,这些干部平日里就已经在不断摸索互联网传播规律、因地制宜地打造当地产品和名片。形成爆款,与其说是“天上掉馅饼”的小概率事件,不如说是“天道酬勤”、水到渠成的励志故事。 能抓住流量的风口是本事,在大家为流量狂欢时能够冷静下来更见境界。这些年,为了打造自身名片,不同地区都有各自探索,但也有不少问题。诸如“最高水司楼”、“武则天他妈在灵山”等做法,在引人哂笑的同时,还留下了不少债务隐患,体现出一种盲目和无序竞争、急于求成的“摘桃子”心态。 丁真、贺娇龙值得点赞,更应被学习的是当地认真研究传播规律、踏实打造产品和服务的心态与做法。游客都是用脚投票的,就算被噱头吸引来,服务不好、被宰被坑,也一样会口碑“扑街”——这些年,多少曾经的旅游胜地栽在上面! 因此,“流量至上”还是“内容为王”,是一道值得深思的长远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