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0907|回复: 0

[今日老河口] 破译勘误山西省垣曲县北白鹅墓地M3“夺簋”发现西虢国郑井叔、南虢国虢公林父之墓 组图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12-17 21: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20-12-18 12:48 编辑


破译勘误山西省垣曲县北白鹅墓地M3“夺簋”发现西虢国郑井叔、南虢国虢公林父之墓 组图
    --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系列夺簋铭文,揭开与《左传》记载吻合的周桓王时期周郑交恶夺郑井叔郑庄公之政的历史之谜,发现山西考古专家又将考错一国,考出一个不该叫夺簋的夺簋、考出一个史籍无载史上也根本没有的夺国之君?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2010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山西日报》一篇【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周代虢国重器】报道发布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运城市垣曲县北白鹅墓地考古发掘有重大发现,并刊发了专家释译的94字“夺簋”铭文,引起各界关注。
    赏读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释译的山西省垣曲县北白鹅墓地M3“夺”簋铭文:“唯正月初吉/王才(在)成周/庚午(格)于大室/井叔内(入)右夺/即立/王乎(呼)内史微册令(命)夺曰/令(命)女(汝)(司)成周讼事眔殷八(师)事/易(赐)女(汝)赤巿(銮)旂用事/夺(拜)?首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令(命)/用乍(作)朕皇且(祖)中氏朕文考(釐)孟宝尊簋/夺其万年眉寿永用/子子孙孙宝”译文,发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释译夺簋译文有22字与铭文文字笔画不符的错误之外,研究发现夺簋铭文中虽然四次使用夺字,但夺字之前没有明确的姓和氏职位前缀,怀疑考古专家误将当是指事的“夺”字释译解读为指人叫“夺”的断句有误,与铭文内容的中人物关系不符等严重问题?
    认真研读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夺簋译文,根本读不出铭文所讲何事?估计释译夺簋的专家自己都不知他们所释译的夺簋所记何事?夺为何人?铸于何年?为何铸簋等等问题?研究认为,如果把指事之“夺”误断为指人叫“夺”的话,那一定会将夺簋铭文内容解读的面目全非不知所云?
    经过周余的研究通读垣曲县北白鹅墓地出土的系列夺簋铭文,对比簋盖与簋底铭文发现除鱼鲁之别、拜拝之差、各客之分等铭文的写法不同、排列不同外,铭文文字字数、所记内容多大同小异几乎相同,记载的都是同一历史事件。相互比对不清晰的字迹,终于全部破译出“夺簋”铭文,对“夺簋”铭文记载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接着在仔细甄别铭文文字的同时,一直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的为“夺簋”铭文重新断句。参考垣曲县北白鹅墓M6出土的四件制作形式各异排列有变化94字铭文相同的夺簋,将“用作朕皇祖中氏朕文考釐孟宝尊簋”句重新断句为“用作朕皇祖、中氏,朕文考、釐孟宝尊簋”,这样铭文中的“皇祖、中氏、文考、釐孟”与四件铜簋的四位人物对应相符了。最终确定“夺”不是人,从而解开心中之疑,揭开“夺簋”文字之谜。同时揭开一系列关于南虢国之君虢公林父,奉命为攻夺郑井叔右军之职,后因虢公林父曾在周桓王面前说大夫詹父的坏话,公元前702年,詹父率领王师讨伐虢公林父。同年之夏虢公林父被迫出奔至虞国,逃亡之君的虢公林父死后葬身异国,彻底解开葬在古虞国今垣曲县北白鹅墓为南虢国君虢公林父墓地之谜。





卧马先生破译勘误垣曲县北白鹅墓地M3夺簋译文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译文对比图
    2020卧马先生破译勘误山西省垣曲县北白鹅墓地M3夺簋译文:唯正月初吉,王在成周,庚午客于大室。井叔内右,夺即立。王曰:乎内史。微册令:夺。曰:令女,辞成周讼吏、众殷八师吏,赐女,赤予巿蛮旅用吏夺。拝,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鱼休。令:用作朕皇祖、中氏,朕文考、釐孟宝尊簋。夺,其万年眉寿永用,其子子孙孙宝。
    关于破译文字的演变字例,仅列举司与辞的甲骨文金文篆书古今演变对比字例,小学生看一眼都认得垣曲县北白鹅墓地M3夺簋中顺数34号字是辞非司。
    破译勘误和重新断句后“夺簋”铭文中的:周桓王之王;井叔之西虢国国君虢公忌父郑井叔;内吏之叫微的官吏;夺之郑井叔夺郑庄公权位之夺;女之为攻打郑国的右军铸簋器主虢仲氏虢公林父;殷八师吏之右军、蔡、卫两国军队的统帅虢公林父,一个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均与《左传》记载的周郑交恶夺郑庄公之政的历史惊人的吻合相符。
    解开夺簋铭文的夺字之谜,夺簋铭文就顺理成章的很好解读了。2020卧马先生破译勘误山西省垣曲县北白鹅墓地M3夺簋译文大意是:在正月初七的庚午之日,周桓王在成周宴客于王宫大室。西虢国国君虢公忌父郑井叔,因为周王决定夺郑庄公之权(由于郑庄公专断的国政交予虢公忌父共同治理,此举招致了郑庄公强烈不满,由此发生了周郑交质事件。周桓王继位后,进一步采取措施限制郑庄公的权力,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完全剥夺了郑庄公主政的权利)的事情站立于王宫内的右侧。周桓王说:传内史微。内史微宣读册令:大王有令,即日起,剥夺郑庄公之权,由虢公忌父郑井叔为郑国之君。内史微继续宣读册令说:王辞令虢公林父为成周讼吏、为众殷八师吏,赐虢公林父,代表周王征伐不听王令诸侯蛮夷,率领殷八师军之军攻夺郑国。虢公林父拝谢周王,跪拜稽首,对扬天子丕显之功德,祭鱼之后结束。册令用作朕皇祖、中氏,朕文考、釐孟宝尊簋。夺郑庄公之权,其万年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如此解读,基本是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般的通俗顺畅,解读完后,令夺事件发生的时间也清晰明白,当在《左传》记载的“公元前707年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之前的“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的桓公五年正月初七之日。之外发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命名的“夺簋”也名不副实当命名为“虢公林父簋”或“虢仲氏簋”更为恰当。
    破译勘误断句解读“夺簋”铭文之后,再说下葬于山西省垣曲县北白鹅墓地的墓葬国属问题?
    垣曲县北白鹅墓地出土器物中虽然有一件“匽姬”甗最为夺目,因为在甑部近口沿处后腹内壁中,铸有铭文3行11字,内容为:“虢季为匽姬媵甗/永宝用享”。说明这是虢国为名为“匽姬”铸造的一件青铜器。因为历史上的虢国很多,这个匽姬媵甗文字太少,难以证明来自哪个虢国之器?只能证明是虢季为“匽姬”铸造媵甗。
    据垣曲县北白鹅墓地位于太行山、中条山、黄河之间的特殊位置,与已经被考古证实的垣曲县西南一百六十里的南虢国三门峡,东南一百六十里的成周洛邑,西北的一百六十里的晋国,垣曲县北白鹅墓基本可以排除为南虢国、晋国和成周洛邑之疆域?研究发现山西省垣曲县北白鹅墓地,即符合周初武王所封姬姓诸侯国的今山西省南部夏县和平陆北一带的虞国之地范围。也符合西郑开国之君,姜姓郑氏的得姓始祖郑井叔,在周穆王时期,西郑被周穆王除国的同一年井国国君逃往虞国之地。同时也符合失势的虢公林父曾在周桓王面前说大夫詹父的坏话,公元前702年詹父率领王师讨伐虢公林父,同年夏,虢公林父被迫出奔至虞国的虢国虢公林父逃亡之地。
    垣曲县北白鹅墓地M3出土的夺簋铭文记载、与虞国地望相符、众多与西郑国开国之君郑井叔逃往虞国之地相符、与南虢国虢公林父逃亡之地相符的系列证据证明垣曲县北白鹅墓地为葬于虞国的虢公忌父、虢公林父家族墓。仅供所有关注山西省垣曲县北白鹅墓地M3出土的夺簋铭文研究的考古专家参考,欢迎批评指导。

                                             2020年12月16日 于襄阳老河口 卧马居

    特别声明:关于“破译勘误山西省垣曲县北白鹅墓地M3“夺簋”发现南虢国虢公林父墓”这一重大发现为首次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个人如果转载须注明出处,任何媒体及单位需要发表请发邮件至937401519邮箱联系,未经过本人同意,不得随意发表使用命名等任何关于“夺簋铭文中的井叔为西郑国开国之君郑井叔”、山西省垣曲县北白鹅墓为“虢公林父墓”等研究成果的关键字,否则均视为侵权将依法予以追究。

附录:
   《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再赴也。于是陈乱,文公子佗杀大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夏,齐侯、郑伯朝于纪,欲以袭之。纪人知之。王(周桓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顾之,必乱。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卒,可以集事。」从之。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繻葛,命二拒曰:「旝动而鼓。」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仍叔之子,弱也。秋,大雩,书,不时也。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过则书。冬,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