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需要多头发力 欲让乡村振兴,必先壮大村集体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的一项重大任务。然而聚焦当下基层状况,壮大村集体经济还存在多方面的困难,需要多方出力,精准施策,协力解决。 以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村为例,就存一些的问题。如思路不开阔,发展动力不足。有的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强,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无长远规划,主动发展的积极性也不高,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耐心,也无心思考长远之计,工作只停留在应付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上,不图发展、但求无过。再如发展较短暂,未能保持长久。一些村单纯依靠项目实施支撑集体经济发展,没有潜心思考如何抢抓机遇实现自身持久发展,等到项目竣工或企业停产后,集体经济经过短暂发展后又归零到“空壳村”行列。或是依赖程度大,缺乏制度保障。村级经济积累较好的村,以及村级经济经营得好的村,往往都与“能人治村”紧密相连,村级经济发展对个人的综合素质依存度高,缺乏相对稳定的保障机制。还有村集体经济管理不到位。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多留守人员年龄偏大,对发展集体经济并不寄予多大希望,集体意识淡化,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也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比如 一是选优配强班子,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导。“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班子是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充分利用当前村干部“一肩挑”选优配强发展型村党支部书记,拓宽选配范围,打破行业、身份和地域界限,从园区业主、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农民工、种养能手、退伍军人等人群中,大胆选用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工作。 二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夯实农村改革实际举措。鼓励企业在村建园区,可以整合了农村的闲置资源,盘活了当地沉睡的资产,让先进的经营技术为村级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而村内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建设能为园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通过园区与村内安置点的共建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共赢。把农户手中荒废的土地流转给有能力的公司集中规划使用,实现集约化经营,变废弃资源为资产,发展现代绿色农业综合园区,不但能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使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利用价值,也能为村域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实现增收开辟了新途径,让部分贫困农户迅速摆脱了贫困。 三是苏陕对接助发展,巩固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利用苏陕结对帮扶的机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主题,开展决策咨询合作,人员培训交流,借鉴东部发达地区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协助建立养殖、中药材种植等生产基地发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群众增收。 四是强化民主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健康。一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定期召开支部会议,坚持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按照合法、实效原则,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二要对于上级民政救助、帮扶资金、最低生活保障金、耕地地理保护补贴等热点话题,必须经过讨论通过,逐条逐项进行公示。三要村两委每个月都按照要求将村务、党务、财务以及村民关心的其他重要事项,通过党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及时向村民公开,消除了误解,凝聚了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