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开广水的历史大门,揭开应山历史上出过的宰相的神秘面纱,掰掰那鲜为人知的趣闻逸事,他们都是怎样的?本文带你一起来探寻那些有趣的乡土文化、乡土历史。
《杨涟在应山》一文发表后,《清官杨涟》作者之一的黄海卿君告诉我,杨涟非应山历史上官至最高的落籍应山人。
我想到了应山以前有“四贤祠”,查询得知其中的宋庠就官至宰相了,还有李庭芝等。带着这个疑问,本人打算去深圳图书馆查阅《中国历代宰相名录》,逐一查询。
中国历代宰相有籍可查的有1037位,可算是大海捞针了。
杨涟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百余年以来赢得了身前身后名。往上追溯到连舜宾,他也没做过多大的官,但却是“千百年来县志第一人”。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深入人民群众当中去了,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与应山百姓鱼水相依,同呼吸共命运,他们才可以深深扎根于人民当中去,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
纵使时光流逝三百余年,甚至千余年,他们仍然活在应山人民心中。千百年来,口头相传,生生不息。
这在官本位的民族社会中,再次清晰地诠释了,只有心系人民,才能为人民之所系/兮。否则即使官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仅仅是过烟云尔。
目前应山见过有“杨涟纪念馆”而无其他人的纪念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想,纪念馆一是纪念他的清廉,二是纪念他一心为民,一意为社稷吧!
历史上,应山县时隶属随州,时隶属于安州/德安府,分属两地更迭较多。史上明确记载宰相属应山籍的,几乎没有。因为他们被史书记载为随州或安陆的。因此,本人将史书记载的随州和安陆籍的宰相搜列出来了,再供对乡土文化、乡土历史较有研究的人筛选是否为应山人。
《中国历代宰相大词典》录:
周章(?-107)东汉安帝时司空。字次叔,南阳随县人。(《后汉书》卷33本传)171页,秦汉篇·东汉
黄琼(86-164)东汉桓帝时司空、司徒。字世英,江夏安陆(今安陆西北)人。元嘉元年(151)拜司空,两年后,任司徒,不久转太尉。他历官三十多年,处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辅佐顺、冲、质、桓四帝,敢于直言,屡次上书规劝皇上举贤纳贤、惩办奸邪、节省开支、关心民谟。在他生命垂危时,仍奏请桓鉴兴亡,整朝纲,对混乱的政局痛心疾首。(《后汉书》卷61本传)181页,秦汉篇·东汉
黄琬(141-192)东汉献帝时太尉。字子琰,江夏安陆(安陆西北)人。司徒黄琼之孙。早而辩慧。中平初,出为右扶风,历任将作大匠、少府、太仆、豫州牧等职。及董卓秉政,以其名臣,征为司徒,迁太尉。(《后汉书》卷61本传)198页,秦汉篇·东汉
许圉师(617-679)唐高宗时同中书门下三品、左相。安州安陆(安陆)人。父许绍为唐初名将。高宗显庆四年(659)拜相,任黄门侍郎、同中书下三品。龙朔二年(662)改制后任左相。(《新唐书》卷90本传、卷2《高宗纪》)504页,隋唐篇·唐
郝处俊(607-681)唐高宗时中书令。安州安陆(安陆)人。年幼丧父,好读《汉书》,略能暗诵。太宗贞观中,举进士,授著作佐郎,袭父爵甄山县公。高宗总章二年(669)因功拜相,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旧唐书》卷84;《新唐书》卷115本纪)509页,隋唐篇·唐
宋庠(996-1066)北宋仁宗时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初名郊,字伯庠,改字公序,安州安陆人。天圣二年(1024),擢进士第一,同判襄州。宝元二年(1039),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为相儒雅,练习故事,遇事辄分别是非。(《宋史》卷284本传;《宋宰辅编年录校补(一)》)795页,两宋篇·北宋
刘逵,北宋徽宗时中书侍郎。字公路,一字公达,随州随县人。举进士高第,调越州观察判官。入为太学、太常博士,迁礼部、考功员外郎、国子司业。崇宁(1102-1106)中,连擢秘书少监、太常少卿、中书舍人、给事中、户部侍郎。尝使高丽,迁户部尚书。(《宋史》卷351本传;《宋宰辅编年录校补(二)》)836页,两宋篇·北宋
李庭芝(1219-1276)南宋恭帝时参政知事。字祥甫,汴州人,后徙随州应山。嘉熙末,献江防策于孟珙,以兵民皆战守抗元兵自救,权知建始县。(《宋史》卷180本传;《宋宰辅编年录校补》续卷21、25)916页,两宋篇·南宋
何宗彦(1559-1624)明光宗时礼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字君美,随州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四十二年迁礼部右侍郎。(《明史》卷218本传)1158页,明代篇·明
《中国历代宰相录》录:
周章(?-107),字次叔(一作升叔)。东汉安帝时宰相。欲废黜安帝改立新君,事泄而自杀。
周章,南阳随人。
《中国历代宰相录》148页,汉朝
黄琼(86-164),字世美。东汉桓帝时宰相。东汉时贤相之一。病死,终年79岁。
黄琼,江夏安陆人,父亲黄番为东汉名臣,以孝敬父母,博学多才,善于文章而著称,官至魏郡太守。
《中国历代宰相录》158页,汉朝
李庭芝(1219-1276),字祥甫。南宋端宗时宰相。南宋贤相之一。
李庭芝,祖先为汴人。族人12世聚居,号称“义门李氏”。后迁随州,族人以尚武著称。
《中国历代宰相录》786页,宋朝
在查询的过程中得知,这1037位宰相,河南、陕西、山东籍的就占宰相总人数的46%,加上河北的就更高了,56%。占一大半,红透宰相界的半边天。由此可见,南方宰相显得少而“金贵”。
后世对其中几位宰相的纪念:
关于宋庠、宋祁兄弟俩的
兄弟双状元塔坐落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双塔乡双塔集村。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同科进士及第后,章宪太后谓弟不可先兄,将榜首的宋祁列为第十,宋庠擢为第一。世称“兄弟双状元”。随修六棱十三级砖塔一对,名日“双塔”,以示纪念。并为之建塔谓之“双状元塔”。
1963年,兄弟双状元塔被公布为民权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李庭芝的
双忠祠(内祀南宋抗元英雄李庭芝、姜才),坐落在扬州城内的双忠祠巷,20世纪80年代建琼花路时,连同双忠祠巷一同拆除,原址即今文昌中路百盛商业大厦所在地。
扬州文史爱好者呼吁重建扬州宋末抗元英雄李庭芝与姜才“双忠祠”,获得了社会广泛关注。李庭芝在扬的后人对重建双忠祠也很热心,并表示如果重建双忠祠,合适的话,愿献出有关文物支持重建。
关于何宗彦的
2011年抚州市建设抚州名人雕塑园,何宗彦位列66位名人雕塑之一。
参考文献《中国历代宰相大词典》、《中国历代宰相录》。
感谢瑞丽的瑞丽江的河水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