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涵盖流动党员数量在内的流动人口在区域间流动不断增强,他们的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党章》明确规定,“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如何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是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凝聚党员合力、促进党员作用发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加强教育,从基层组织源头强化管理意识。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对新形势下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其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的责任追究制,流动党员管理不到位的不仅要追究工作人员责任,更要追究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的责任。 加强跟踪服务,确保党员“流”而不“失”。流动党员中,绝大多数是年轻党员。这批党员,如果还像以往那样疏于管理,放任自流,将是党的最大损失。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必须做到:一是实行报告制度。党员外出必须当面向支部书记请假,并留有书面请假条,或开具“流动党员证”,流动党员返乡必须向支部书记汇报工作及思想动态。二是派专人联络。支部要指定一名年轻党员或后备干部,作为流动党员联络员,建立村支部党员微信群,及时沟通交流信息,指导网上学习,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于中途改行或变更从业单位的,做好跟踪服务。三是以证考核。在外流动期间的党组织生活或学习工作思想动态,要在《流动党员证》上有体现,并将此证登记内容,做为民主评议党员的标准,确定党员在外表现是否合格。 创新工作举措,优化管理方式。一是着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通过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发展村级社会事业,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一起致富,从而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流动党员身在外心向党,自觉服从支部的教育管理。二是利用网络平台,积极与流动党员取得联系,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QQ群等,每月根据智慧党建线上学习、网络支部活动安排,系牢、牵好“日常管理”这根风筝线,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高飞不断线”。三是投身建设,坚持“学”和“做”有机结合,在加强学习教育的同时,通过为外出流动党员定帮扶任务、吸纳外出就业能人党员回乡任职、提供返乡创业政策等形式,引导外出流动党员成功人士在外带着群众创、返乡带着群众干,积极投身建设,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