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oben2007 于 2021-1-9 12:18 编辑
凝心聚力再出发,奋力建设麻城高校 一、现实的需要 千年古城文化激荡,举水悠悠流淌千年。麻城自古就是人文重地,遵循耕读传家的儒家传统,明代麻城的知名书院就有12座,最著名的有万松书院、龙湖书院等,明代麻城有一朝诞生136名进士,这样的奇迹全国少有。近代麻城重视读书,每年进入重点大学几百人,不少人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教授,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麻城二中、三中每年高考之日宋埠白果二镇百姓自发送行,高考放榜之日全城沸腾。师范、工校、卫校、技校都合并了目前麻城职业教育集团已经集成麻城所有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就是为了统一力量,打造唯一的职业教育航母。 每当我行走在摩尔城与麻城广场熙熙攘攘,却觉得绝大部分为中老年与妇孺,行走在麻城各大风景区,风景如画,但见本地居民青壮年外流严重。 大学必须建,管他是一本还是高职,建了大学后城市流动人口增加,吞吐量增加带来经济活力。麻城文化底蕴丰厚,人杰地灵,必须建一所大学,传承地方文化。麻城所有中职资源并为职教集团就是要形成合力提档升级。应该来说麻城百万群众期盼几十年了,没有高等院校,建设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就是一句口号,永远觉得少点什么,落不到实处。 二、历史的机遇 目前教育部发布命令的方式宣布了独立学院改制最终时间节点,给这个体制终于敲响了丧钟,也明确了其改制的方式,提供了方便。一声令下独立学院改制的改制,合并的合并、撤销的撤销、搬迁的搬迁。政策也支持地方接受转置为公办学校。以麻城财力可能难以承受,但麻城不应该放弃,应该抓住机遇,与其合作,提供必要的便利。 三、成功的先例 红安建成了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湖北红安干部学院(湖北组织干部学院)、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红安校区)。嘉鱼建成了武昌首义学院、武汉东湖学院。京山建成了汉口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武昌工学院。黄梅小池引进了湖北理工学院滨江学院。此外省管县天门、仙桃、潜江均有高校。 中国在2050年要赶超美国,美国3亿人口有4000多所大学,且不少大学都是在小镇上。中国14亿人口目前仅2000多所大学,所有大中城市均有大学,但中小城市近些年才有些许大学。 四、怎么建设 1、土地 目前职教一百五十亩的校区规模不够高职的,空白地块已经成为帝景天成(中部石材展览馆)。校区需要另寻选址,建议新校区将在麻城中学对面规划1000亩土地,并预留1000亩土地。总投资十几亿元400亩的麻城中学与480亩的文体中心建设完成就应该建设这个项目。 2、资金筹集 建成大学动辄十数亿元的投资,我想先启动前期工作,分期建成,一所大学无非就两三中学的投资。大学建成带来周边土地升值,商贸繁荣带来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想这个投资会带来持续的收益绝不是十数亿元。如果能够武汉高校来投资,麻城提供基础设施配套和土地,那最好不过。 3、学校定位 如果是政府投资的学校,切不可好高骛远,建设综合性大学,应该仅仅抓住麻城及大别山区实际当前急需。立足于乡村教育、基础医疗、电力、机械、建筑、矿产、电子信息等专业。宁要小二精,不要大而全。 麻城与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等大专院校建立了石材产业院、菊花产业院等算是走出了第一步。麻城石材产业开采百年,百年之后怎么办,数万亩厂房怎么处理,也许不需要百年,也许三五十年后就会面对这个问题。提早谋划,以时间换空间,腾龙换鸟,产业升级,动能转换从今天开始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