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13 16:36: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市商务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添加时间 : 2021/1/13 9:59:26
作者 : 彭波 高峰 贺念军 来源 : 黄冈日报
我市商务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通讯员 彭波 高峰 贺念军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开放合作脚步铿锵,电商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外贸规模稳步增长……2016年到2020年“十三五”时期,全市商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努力克服复杂严峻国内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国内外贸易、招商引资和对外投资合作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作用显著增强,为“十四五”我市商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消费市场活力凸显。“十三五”时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9%。全市零售企业9.78万家,批发企业1.98万家,住宿企业3100家,餐饮企业1.01万家,“限上”商贸企业达到895家,零售龙头企业黄商集团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辐射全市及周边省市。黄冈地标优品“十进一出”扎实推进,连续举办黄冈地标优品暨文化美食招商推介活动,奏响黄冈“一节一会”品牌,“吃穿住行”等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有序供给,黄冈老字号、东坡文化美食、黄冈地标优品等品牌建设稳步推进。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和防汛抗旱、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时期市场基本生活物资得到切实保障。
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各地农贸、批发等市场稳步提档升级,面貌焕然一新,天宏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农批鄂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辐射范围广的大型专业市场相继建成,黄州万达广场、麻城广场等一批商业综合体成为各地最具人气的商业新地标。安必达冷链物流被列入全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流通标准化示范企业,黄商集团进入国家供应链示范企业和省级商贸物流标准化示范企业行列。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逐步建立,初步实现中心到站、站到点的精准服务,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和“双向流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电商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十三五”时期,全市电商交易额保持年均20%的增长势头。电商产业集群稳步推进。建成电商园区9个,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11个,县级仓储配送中心10个,乡镇电商综合服务站9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2800余个。从事电商经营企业(网点)15000余家,企业自建电商网站2400多个,规模以上企业电商应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电商人才培训累计超过8万人次。7个县(市)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3个县(市、区)入选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外贸规模稳步增长。全市外贸进出口额由7.1亿美元增长到10.3亿美元,年均增长13.4%。出口产业稳步聚集。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等五大出口产业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90%,茶叶、脱水蔬菜、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出口额不断扩大。亚洲、欧洲等贸易市场持续巩固,占全市外贸出口近60%,菲律宾、印尼、越南、缅甸以及中亚五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市场不断拓展。
利用外资有效提升。全市累计备案外资企业27家,合同外资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2亿美元,较“十二五”增长20%。外商投资领域由传统制造业、农产品加工拓展到新能源、中药材加工、仓储物流等新领域,成功引进中粮家佳康、丰茂仓储等优质外资项目。以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为抓手,完善外资项目管理,外资企业备案与工商登记实行“一口办理”,营造良好外商发展环境。
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全市共有130多家外贸、外资企业与45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建立了经济、文化和技术交流合作,合作项目30多个。全市首家外派劳务企业——武穴志恒向外蒙、缅甸、尼尔利亚等10多个国家实现劳务输出近2万人次。组织76家次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香港美食博览会、欧亚博览会、进博会等境内外知名展会。成功举办2016湖北农产品产销对接(农商互联)·大别山片区行、大别山(黄冈)中外茶恳会、湖北黄冈—东盟贸易投资推介会等展会10余场,吸引新加坡丰树集团等外资项目投资近5000万美元。
商务秩序有效规范。2016年到2020年每年定期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检查人数2500人次,下达执法文书1200多份,关闭非法企业126家,推动解决195座历史遗留问题加油站点。开展二手车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先后对8家公司作出行政处理。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排查整治,对城区背街小巷、各居民小区内的120余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进行“脏、乱、差”整治。开展商务领域综合执法,累计立案624件,结案591件,发挥“12312”商务举报投诉热线作用,办理投诉案近200起。建立信用承诺制度,与150余家企业签订信用承诺书。落实商务领域企业“红黑名单”制度,将4类行政许可和8类备案事项纳入“红黑名单”管理范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