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857|回复: 2

乡村治理三治是指什么?如何才能做到三治融合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426

主题

427

帖子

648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48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21-1-21 18: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造成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为了减少城乡差距,建设乡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乡村想要振兴只有通过改进乡村治理,加强乡村的影响力才能让乡村恢复生机,乡村治理有三治分别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三治融合呢?


乡村治理的三治主要是指:自治,德治,法治。首先是自治,浙江的乡村这块一直做的不错,从安吉的余村经验到桐乡的三治融合,都是乡村治理范本。纵观这些村庄取得的成就,在于不断加强自治。因为各地的经济条件和自身的状况不同,只有村里人才能知道村子是个什么情况,只有团结全体村民的意志,加强自治,让村里的事做到自己做主,才能够让乡村治理达到效果。
乡村治理的德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起重,培养村民的良好民风,通过榜样的力量示范带头作用,对于乡里有威望的乡贤,让他们通过道德感召大家,让德治教化的到更好的效果。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一定能够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乡村治理的“法治”。没有法治理就会乱套,法治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是村规民约,还是村民议事,都需要“法治”这根准绳,村里的事情不仅仅是书记、村民说了算,也需要知法懂法守法,让乡村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治治理不是分开治理,而是需要融合在一起治理,如何才能做到三治融合发展呢,以自治为核心,德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村民主要还是要通过自治来处理村里的大小事务,居民自主权得到充分保障,而且还能让大家参与乡村治理,人人参与才能让乡村变得更好。可以建设“三治”长廊、道德讲堂等阵地,开展道德评判、群众文艺宣教、“身边好人”推荐等活动,通过积分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弘扬社会正气、凝聚社会人心。村里可以加强加强普法宣传,建立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法治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21-1-23 10:17: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省政协书画院助力乡村振兴, 用艺术滋润美丽乡村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1小时前
楚天都市报官方账号
关注

省政协书画院送书画文化下乡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聂丽娟 陈倩)青山绿水间,脸庞黝黑的老汉扛着犁头,走过田间地头,充满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这幅描绘新农村农民新风貌的作品,近日在湖北省图书馆展出。这是省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书画院画家杨云鹤去云梦采风带回来的新作品。

湖北省政协书画院是在湖北省政协党组领导下,由湖北省政协书画艺术界委员和社会各界从事书法艺术的著名人士组成的工作平台,依托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以书画活动为媒介,开展界别协商,履行参政议政职能。2017年省政协书画院成立以来,多次开展调研采风、送书画文化下乡活动,举办书画展览,积极宣传湖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成就。书画家们跋山涉水,倾情创作书画作品450余幅,散文诗歌50余篇。

“送文化下乡,我们深刻感受到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脱贫攻坚对农村整体面貌带来的巨大改变。”杨云鹤委员介绍,去年11月20日,湖北省政协开展四级政协委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政协委员在行动”活动,湖北省政协书画院组织我省11名知名书画艺术家赴恩施调研采风,送书画文化下乡。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每次画家们到农村采风,与农民有许多有趣的互动,村里人纷纷带着小孩来“学习”画家现场作画。杨云鹤说,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乡村振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裕,更要有精神上的充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21-1-23 10:19: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住家乡味——楚菜三代传承人的故事

荆楚网
2小时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金苑

楚菜,与湖北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我省正在发展壮大的千亿产业之一,其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与努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湖北经济学院教授卢永良、邹志平,青年教师沈思静三代师徒,40多年接力传承、创新推动楚菜发展,他们的故事在业界传为佳话。

楚菜领军人物卢永良擅长“做鱼”

“一辈子专注于研究楚菜。”今年1月15日是卢永良67岁生日。坐在工作室暖阳下,他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卢永良喜欢读毛泽东诗词,也对“做鱼”情有独钟。17岁时,他在武汉大中华酒楼开始学习烹饪;29岁,以“茄汁鳜鱼”“海参武昌鱼”“清汤橘瓣鱼氽”“白云黄鹤”四大作品一举成名,跻身“全国十佳厨师”之列,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烹饪领军人物”。卢永良说,鱼米之乡的湖北人爱吃鱼,目前食用鱼类有50多种,他能制作近千道楚菜,其中“海参武昌鱼”“红焖武昌鱼”等入选“湖北名菜”、“中国名菜”。同时,卢永良也是省级“非遗”武昌鱼制作技艺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

1994年,湖北经济学院开设烹饪专科专业,卢永良于1995年调入任教,从教25年来,他为我国烹饪界培养了一批应用型人才,一直为传承、推广楚菜忙碌着。近期,卢永良作为主力参加省商务厅组织的“楚菜师傅”培训活动,陆续赴黄石、宜昌、荆州、荆门、咸宁等地讲课、示范,深受各地厨师们喜爱。卢永良说,今年要跑遍全省17个市州,培养1000名“楚菜师傅”,选拔100名“楚菜大师”,进一步推进楚菜技能等级化、标准化,留住正宗家乡味。

中青年代表邹志平把一道菜做到极致

“勤奋、有悟性,是徒弟中的佼佼者。”谈起邹志平,卢永良赞不绝口。18年前,两人相识于洪山宾馆。卢永良回忆,当时推荐人、已故“中国烹饪大师”汪建国牵着邹志平的手,郑重地嘱托一定多多关照这个徒弟,“实际上邹志平很快就能独当一面。”

2006年1月15日,邹志平清晰地记得这个拜师的日子。随后,他跟着卢永良学厨艺、当助教。邹志平苦练的绝活“橘瓣鱼氽”“快速大刀杀鳝鱼”两个烹饪项目被认定为首批中华厨艺绝技绝活。在传承师父清蒸武昌鱼、红烧武昌鱼等代表菜品的基础上,邹志平又开拓了香煎武昌鱼、飞燕武昌鱼等,成为省级“非遗”武昌鱼制作技艺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

湖北有“无藕不成席”的习俗。邹志平按莲藕生长过程、质地变化,琢磨出了炒煨蒸炸等多种技术,研制出80多道传统及创新莲藕菜品,出版了书籍《中国莲藕菜》,体现荆楚特色、中国味道。“用一生的精力,把一道菜做到极致。”邹志平认为,这是一个厨师的工匠精神。2020年,他荣获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在卢永良推荐下,邹志平也成为湖北经济学院的一名教师。近三年来,邹志平连续担任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烹饪项目中国选拔赛评委、湖北省集训队专家教练组组长,47岁的他已成为全国烹饪界中青年杰出代表。

青年新秀沈思静中西融合推动创新

个子瘦小,但特别有韧性。大二时,沈思静从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校级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引起指导老师邹志平的注意。因该赛事中没有中餐赛项,沈思静转攻西餐。在邹志平的悉心指导下,她在531天的“魔鬼”训练中一路过关斩将,陆续获得湖北省总决赛第一名、全国选拔赛第二名、全国总决赛第三名。邹志平说:“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特别刻苦努力、勤奋认真。”

沈思静于2020年6月本科毕业后留校,成为年龄最小的青年教师。留校后,沈思静参加了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又摘得西式烹调项目全国第二名(银牌)。2020年12月28日晚,湖北经济学院举行“推动楚菜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楚菜品鉴会”,17道新式楚菜打造现代“楚宴”。沈思静借用西餐制作、摆盘技巧,选用蔡甸牛肉、毛嘴卤鸡、恩施土豆等地标食材,做出创意楚菜《灵秀荆楚》,获得品鉴专家团队肯定。

据了解,省政府颁布的《关于推动楚菜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将楚菜打造成“湖北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23岁的沈思静说:“今后将在传承传统基础上,推动楚菜制作方法和搭配创新,向世界推广楚菜。”目前她正在指导本校大学生李夏薇,征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