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1-23 10:3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冈荸荠大镇期盼采收机械化
城
城市热点资讯
4小时前

团风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自该县方高坪镇的最为闻名。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访方高坪镇发现,采收机械化难题正困扰着该镇荸荠种植产业发展。
荸荠俗称马蹄,味甜多汁,能清热化痰、开胃消食、生津润燥,被称为“地下雪梨”。眼下正是荸荠采收、上市时节。
1月16日,方高坪镇响水村,几位村民正挥舞着铁耙,翻起一块块泥土,俯身扒找裹在泥里的“宝贝”。
张济楼种荸荠30年,最多时一年种8亩荸荠,2020年只种了2亩,“一个劳力忙活一天,能挖100公斤荸荠,我年纪大了,一天挖40公斤就很吃力。”
响水村委会副主任张耀东说,按照亩产2000公斤,每公斤4.8元的均价,一亩荸荠毛收入近万元,收入远高于水稻。但荸荠个头小,埋在20多厘米厚的泥土里,只能用小铁耙挖开泥土,再徒手挑拣,需要充沛的体力和足够的耐心。年轻人不愿种,留守老人只能种上一两亩,挣个功夫钱。
最高峰时,响水村1010亩耕地,有600多亩种植荸荠,2020年锐减到不足300亩,种植户减少一半,只有130户左右。
银连水生蔬菜合作社理事长彭建银,是方高坪镇唯一种植面积过40亩的大户。记者来到彭建银家荸荠田时,他穿着齐胸高的下水裤,拿着高压水枪在前面冲洗,荸荠随着泥土“滚”了上来,他爱人则拿着网兜在后面拾捡,“水冲式采收荸荠,一天能采收700公斤,比传统方式效率高,但水中作业太冷,一天出230元,也难请到帮工。”
彭建银说,粮食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期盼荸荠也能实现机械化采收。他曾委托农机经销商帮忙购买荸荠采收机,但市场上没有这种产品。
受困于此,方高坪镇荸荠种植面积从高峰期的1万亩,逐年减少到5000亩。如今,团风荸荠市场行情较好,产量跟不上吆喝声,有多少都“不够卖”。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几年前,江苏镇江市种植大户马锁才研制出一台荸荠采收机:用一台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改装,由旋耕犁、吸水系统、输送机等组成,一天可采收2亩左右荸荠。
为何没有量产上市?黄冈市农科院院长陈展鹏分析,荸荠是小众经济作物,生长在长江以南,各地种植均不够规模化,机械需求量难以匹配厂家的研发投入,以我省荸荠种植面积最大的方高坪镇为例,全镇18个村3000多农户种有5000亩荸荠,户均不到2亩,以农户小规模种植为主,大户较少,荸荠采收机大量普及不现实。
方高坪镇党委副书记曹君涛说,解群众之盼,该镇正在谋划两件事,一是引进荸荠加工企业,形成“企业+农户”“市场+农户”的模式,倒逼种植规模化;二是邀请专家团队前来攻关,破解“采收难”“削皮难”。
上月,华中农业大学张国忠教授团队应邀来到方高坪镇,现场操作他和团队研发的马蹄采收机械化设备。“效果还不尽如意,能解决挖的问题,但无法拾捡,还要改进。”张国忠说。
小小荸荠,致富宝贝。方高坪镇干部和群众希望能得到各界关注,帮助农户尽早实现荸荠采收机械化。
湖北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