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城市快速建设发展,大量青壮年农民纷纷涌向城市,谋求“一席之地”,但农村人才流失却严重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时代呼唤人才,尤其是偏远农村的“乡土人才”,只有多培养乡农村农业发展的“土专家”、“田秀才”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手,才能建强农村人才队伍,实施大力乡村振兴战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引人才。围绕乡村发展目标,通过积极搭建平台,把助推乡土人才发展的休闲观光、农业种植等特色产业聚集起来,积极吸引一批镇外龙头企业家,能人大户到乡村,依托他们创办公司、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在本地建基地或者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的机会,让一些本地农民进企业,进合作社学技术、学管理,之后在实现转型升级,自己发展产业,从而带强乡村发展,辐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聚人才。“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农村就要通过搭建一些平台,把转业退伍军人、高中以上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有一技之长人员、企业下岗人员聚回来,开发一些本土的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经济,聚力乡村振兴。再者,就是把本地具有传统技艺的人才聚起来,传承技艺,才能把传统的技艺传起来,传下去,传久远,发扬光大。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养人才。把乡土人才培育成致富能人,让“能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要通过不断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而村干部就是大部分都是本乡本土,相当具有发展潜力的一批人,要积极组织村“两委”干部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服务一方农民,服务一方发展。人才造就伟业,还要加强农民群众的实用技术培训,再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壮大一批产业带头人队伍,再通过各类激励表彰,树立一批致富带头人典型,真正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并且着眼于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需要,采用“送出去”模式进行乡土人才培育,组织农村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外出学习考察,让他们用所学服务农村,切实在农村的舞台上大展身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