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勇
我是湖北武汉人,在去河北当兵之前,是从来没有吃过饺子的,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我媳妇是河北人,记得第一次在她家吃饺子时,人家都沾着醋吃,而我却沾着酱油吃,逗得她们一家人哈哈大笑,至今成为笑谈。 我们湖北人吃饺子一般是吃的水饺,也就是饺子和汤一块吃。而北方人则是饺子与汤分开,用饺子就着醋和生大蒜吃,如果再来杯小酒,边吃边喝,那滋味,美得赛过神仙。 记忆最深、最怀念、最热闹的,还是连队过春节包饺子的情景。 一般在大年三十,炊事班提前剁好了饺子馅,多半是大白菜和猪肉馅的。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一大早,各个班派出2名战士,拿上脸盆,根据人数,到炊事班领一盆饺子馅和一盆面粉。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连队战士的脸盆是“多功能”的,除洗漱之外,它还能派上许多的用场。比如,连队种菜,它能装运肥料;下雪扫雪,它又成为运雪的工具,甚至,清理河道,它还能搬运於泥…… 领回了包饺子的材料,各班在班用桌上开始摆开战场,一个班七、八个人齐上阵,和面,擀皮忙得不亦乐乎。和面皮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挺难的,不是和干了就是和清了,不过也难不倒咱们,面和干了,加水,和稀了,加面,如此反复面越和越多也没有关系,反正下一顿还能吃。待终于研究好和面,紧接着擀皮,没有擀面杖,啤酒瓶、水杯甚至镐把都用上了。 整整齐齐摆在桌上的饺子形态各异,躺的躺,歪的歪,不过大家根本不在意外表,只要内容丰富就行呀。这时,连队领导开始挨个班地巡视,一进门,战士们立即立正站好,老兵稍微要皮一些,咧嘴一乐算打招呼,新兵蛋子则站得笔直,一动不敢动,脸上还沾着面粉,一个个大花脸,让人忍禁不俊。 煮饺子也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饺子包好后,战士们像捧着宝贝似的,小心翼翼地送到炊事班,开始最后的工序。一个班的战士都围着炊事班的大铁锅,欢天喜地、七嘴八舌的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而饺子则在锅里不停地翻滚,待加了三次冷水又开锅后,饺子终于煮熟了,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所以,当饺子重新打进盆子的时候,战士们迫不及待呼啸而回。 一晃离开部队快6年了,回到地方上的生活虽忙碌且充实,但25年的部队生涯,早已将我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融,部队里的人和事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昨夜,我又梦到与战士们一起吃饺子的情景,新年将至,祝天各一方的你们新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