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2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文/谭谦
虽然在城里生活了近三十年,母亲仍习惯地将“立春”称之为“接春”。每年一到二月,没念过书的母亲就会指着墙上的日历问我接春的时间是几号,就连几点几分都要问得清清楚楚,然后照着中央电视台的时间将闹钟调得一秒不差,按她老人家的说法就是“一年之中春最大”,是不可忽视的。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老大,时间在每年二月的四号或五号。每年立春的当天清晨,母亲都会去菜市场买来春卷皮和地米菜,然后打电话叫我回家吃春卷,立春之日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这是我们湖北武汉的习俗。立春的时刻到了,母亲将大门敞得大大地迎接春姑娘的到来。
童年的记忆里,故乡迎接春姑娘的仪式是神秘而庄严的。
九岁那年,我和另一个女孩有幸成为迎接春姑娘的女童。立春前夜6点整,我们头戴彩绸扎成的“春鸡”和“春蛾”,身穿节日的盛装,在一群阿姨和姐姐的簇拥下来到郊外的稻场上,立于早已准备好的香案两旁。稻场上不能点灯,亦不能有男性,否则春姑娘会害怕。香案上有一盆静静的清水,据说清水若是无风而漾,那就表示春姑娘来了。点燃香烛后,一位阿姨跪在香案前的草垫子上轻轻地唱道:“正月正,麦草青,请春姑,问年成,年成问得好,送春姑一件花棉袄……”这样唱了几遍后,不知是谁惊喜地轻叫一声“水动了水动了”,然后大家纷纷开心地说“春姑娘来了……”
当我和母亲结束迎春仪式顶着月光回家的时候,父亲还没有回来,他和村里的叔叔伯伯们正在村前的水塘边扎“春牛”,用桑树枝或翠竹做骨架,黄泥塑身。立春那天清晨村民们都自发地云集到这里看“打牛”。“打牛”的场面很是壮观,抱孩子的或怀孕的妇女都会绕着“春牛”转几圈,据说能祛病除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在众目睽睽之下,边高高地扬起彩条缠成的鞭子朝“春牛”打去,边高声地说道:“春天来了,牛儿该起来干活啦。”然后嘻嘻哈哈的村民们将“春牛”打烂,一家分一点地带回家。有的人将春牛土撒在自家的田地里,说是能使庄稼长得茂盛;有的人将春牛土涂在牛角上,说是可以避免牛生病;母亲则喜欢将春牛土涂在土灶上,说是可以避虫子。
不知道那晚的春姑娘是不是真的被我们接来了,也不知道那春牛土是否真的有神奇功效,但是,每年的春天来临之际,人们总是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今年立春是晚上,天气虽然依旧些寒冷,但是我分明感受到了春姑娘正从料峭的枯黄中破茧而出,阳光也似乎明媚了许多。草儿探出了新芽,果树萌出了花苞,相信要不了多久,春姑娘便会舞绿长江两岸,大地又将一片生机盎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