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8475|回复: 7

[今日云梦] 黄香“弱冠特蒙徵用”的多角度考察 黄永贵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1

15

主题

157

帖子

308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08

IP属地:浙江省

发表于 浙江省 2021-2-8 09:5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香“弱冠特蒙徵用”的多角度考察黄永贵
黄香是我们黄姓族人的骄傲,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南朝刘宋时范晔所撰的《黄香传》,让我们得以了解这位受人景仰的先辈很多事迹。遗憾的是,该传记载的黄香的卒年明显有误,经过湖北云梦县彭斌武先生的考证得以修正,基本得到族人的认可。黄香的生年原传亦没有明确记载,考证确认工作也有可喜的进展。今就“弱冠特蒙徵用”进行多角度考察,以匡正黄香的生年。一、对彭斌武黄俊鹏研究黄香学术成果的评介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重庆江夏文化研究会是以研究黄姓文化为主要业务的民间社团,对海内外热心研究黄姓文化的宗亲或专家学者,都持欢迎和尊敬的态度。因此,彭斌武先生和黄俊鹏宗亲先后有研究黄香的文章发表,我们也早就了解情况并在我们的会刊予以刊登宣传,对于他们在学术上的不同观点,我们一直持鼓励争鸣的态度。现在我简要评述一下彭先生和黄俊鹏的研究成果。1、彭斌武先生研究黄香学术成果的评介彭斌武先生是湖北云梦县一位研究黄香富有成果的学者,从参加云梦的活动得知他的情况后,我对他一直怀有由衷的尊敬。2011年10月下旬,他在云梦县首届黄香文化节,以“以敬仰之情探讨黄香生平”为题作学术交流,报告了四项成果:一是考出了黄香的生年,二是匡正了黄香的卒年,三是弄清了黄香被免职的原因,四是查清了黄香墓地古称源口的来历。在发言中,他还针对当时各地争抢历史名人的风气,在两个方面提出了有份量的见解:一是秦汉时期的安陆县城就是今天的云梦古城;二是黄香的籍贯应是今天的云梦县。他的发言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唯一觉得不足的是考证黄香的生年推理论证失之于简单,结论似乎不太可靠。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应该将他的成果向重庆的宗亲们推介,让其在实践中接受社会检验。2、黄俊鹏宗亲研究黄香学术成果的评介巧的是2013年,我作为刚退休受聘在重庆江夏文化研究会负责日常工作的花甲老人,得到了河南省黄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黄俊鹏的文章《关于黄香的几点考证》。黄俊鹏是生于1980年的本科毕业大学生,写作该文时正当而立之年。我读后大为欣喜,为河南同行能发现任用这样一个年轻人而庆幸。特别是他对黄香生年的考证结论与黄斌武先生的不同。他主要依据两个材料展开论证:一是范晔《后汉书 黄香传》记载“元和元年(84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二是北宋人刘昉在《太平御览》卷六百十二  “学部六博学”中记载:“又曰:黄香知古今,群书无不涉猎。帝以香先帝所异,每有疑,帝时特访问;又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最后,他得出结论“黄香的生年定为公元64年较妥”。作为学术争鸣,他明确指出:“我认为彭先生考证的结果是错误的。按他的说法,公元87年黄香才被徵用为官,明显和《后汉书》记载的黄香84年前任郎中相悖。”我认为黄俊鹏的论点鲜明,引用这两个材料作论据也是可靠的,论证也是清楚的。他的结论恰好解了我读彭先生文章时产生的疑惑,从内心说我赞成黄俊鹏的观点。今天我也毫不讳言:黄俊鹏得出“黄香出生于64年”的观点,直接与彭斌武先生的推断冲突,但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学术之争。出于鼓励学术争鸣,我将两人的文章未加任何按语,刊登在我主编的重庆江夏人文2013年刊上。读者从这一过程可以了解到:我们重庆江夏文化研究会以及我本人,对学术问题都是持鼓励争鸣的公允态度,在两人之间不存在偏袒谁的问题。本文兹以《后汉书·文苑列传七十上》之《黄香传》为主要依据,结合其它资料进行分析,对目前两种观点加以评述,并对黄香青少年时期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取得共识。二、江夏郡的“门下孝子”我们还是先基于《黄香传》来分析黄香弱冠前后的经历。1、九岁失母的黄香因为至孝而得到乡人称赞。“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失去母亲时他才九岁,他思念母亲面容憔悴,始终为母亲守丧,乡里人称赞他特别孝顺。他人虽小,但很懂得珍惜,大家都熟悉三字经里“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语句,说的就是他孝敬父亲的事,所以他被列进“二十四孝”的故事。2、十二岁的黄香被太守刘护爱敬而题签“门下孝子”鼓励。“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署:签名,题字。)黄香12岁时,太守刘护听说了他的事把他召去,为他题词“门下孝子”,对他表示了非常爱护和看重,这对黄香是有力的鞭策。3、风华正茂的黄香刻苦修行博学精研,荣获京师“天下无双”之赞誉。“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号:授予……称号。)第一句叙述黄香“家贫”,但他努力尽为人之子的义务,刻苦修行。第二句则突出他好学精研能文。有了德才兼备的基础条件,朝廷授予他“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称号。4、八年之后章帝在群臣面前重提授予黄香称号之事。【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已被徵用的黄香探亲归来,皇室在中山官邸为千乘王刘伉举行弱冠大礼,汉章帝会见群臣,就令黄香到殿下,对诸王介绍:“这就是当年表彰的‘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啊。”左右人没有不对黄香另眼相看的。综上所述,九岁失母固然不幸,但他得到多方关怀,不断受到鼓励、鞭策,他也以德才的不断进步进而“弱冠特蒙徵用”的健康成长,回报了各方面的关怀。三、从孝子到忠臣的嬗变永元六年(公元94年),时年30岁的黄香给和帝呈递奏疏(以下简称“永元奏疏”),婉拒东郡太守职务。从篇幅推断在作者范晔眼中这篇奏疏很有份量,甚至可谓点睛之笔,正确解读有利于把握黄香的人物性格和作者的良好用心。1、永元奏疏内容的逐句解读【臣江淮孤贱,愚昧小生,经学才能,无可算录。】从第一句就可看出,黄香不是从和帝朝说起,而是从自己的家庭出身、本身的品行学养说起,“孤贱”“愚昧”“无可算录”固然有自谦的成分,但就开头这一句的内容,就足以说明;【遭值太平,先人余福,得以弱冠特蒙征用,连阶累任,遂极台阁。】这句的“遭值太平,先人余福”,表述的太平时代,不只是指和帝朝这6年,而应该是指黄香自出生以来到奏疏的整个时段,即包括明帝、章帝和当朝的和帝问政的整个30年;赐给他福气的先人,不仅包括发现并举荐他的太守刘护,生前对他有所异的明帝,授予他“天下无双”称号并徵用他为郎中,诏令他去东观读书的章帝,而且还应包括养育他长大的父亲黄况,虽然他们已经作古,但黄香都是念念不忘的,这样理解才符合他作为孝行典范的性格。接着用“得以”一词引出后面的“徵用”及仕途之路就顺理成章,“连阶累任”自然包括他在章帝、和帝两朝先后担任过的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这几个职位,终于达到尚书令这个该部门的最高职位。【讫无几介称报恩效死,诚不意吾卒被非望,显拜近郡,尊位千里。】黄香先以自谦的语气,评价自己在这些职位上没有做出几点算得上报恩效命的业绩,然后话锋一转,表示自己根本没有想到过,皇上打算让我去方圆千里临近京城的东郡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臣香小丑,少为诸生,典郡从政,固非所堪,诚恐蒙顿,孤忝圣恩;又惟机密端首,至为尊要,复非臣香所当久奉。】黄香谨慎而又恳切地表述自己理解的用人标准,简言之就是量才任职位才不会废事,以功劳授爵品不同层次的官员才服气。这当然是为他下一步的婉拒东郡太守职务作铺垫的。【臣闻量能授官,则职无废事;因劳施爵,则贤愚得宜。】黄香就是对和帝拟任用他的职位近乎直言推辞了,一是极力表示自己本身条件很平常,二是用一个“又”字领起“机密端首”“至为尊要”来突出东郡太守这个职位之重要,有这二者铺垫,推出“非臣香所当久奉”的辞职就加重了言出心声的由衷成分,也难怪最后和帝果然接受了黄香的要求,继续留他在尚书令的岗位上,出于爱惜进一步增加了黄香的俸禄:“增秩二千石,赐钱三十万。”【承诏惊慌,不知所裁;臣香年在方刚,适可驱使;愿乞余恩,留备冗官,赐以督责小职,任之宫台烦事,以毕臣香蝼蚁小志;诚瞑目至愿,土灰极荣。】黄香陈述了自己接到诏书的心情,表达自己“年在方刚,适可驱使”的决心和留任“督责小职”“宫台烦事”的要求,并诚挚地表示这就是自己的“瞑目至愿”,哪怕在这个岗位上终老也觉得极其光荣。2、永元奏疏必须立足于黄香30年的人生来把握意蕴彭斌武先生在解读中,首先定了一个框框,即他所谓“黄香给和帝上疏”,“思维对象就只能是和帝,不能是其他任何人”,这是有意引导读者形成思维定势,以便接受他的错误解读。果然,他主观地以和帝临朝的公元88年作为黄香的弱冠之年,减去20年就确定黄香的生年为公元68年。这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结论。彭先生认为黄香永元奏疏中表达的感激之情只是对和帝说的,这显而易见是误解。因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一些比较重要的际遇,对当事人的成长或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此时的黄香已经先后沐浴了三朝皇帝的恩泽,分别是明帝12年(64—75年)、章帝12年(76—88年)、和帝6年(89—94)。从刘护发现他的12岁即公元75年起,到他写奏疏的94年,前后长达19年的时间中,有几个重要的际遇是不能忽略的:被太守刘护发现为之题词并举荐,先帝刘庄有所异并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明帝刘炟徵用并诏诣东观读书、除郎中、拜尚书郎,爱敬时间长达13年。我们今天的解读者怎么可以忽略这13年,而只承认黄香在和帝朝的这6年呢?这种简单化的做法将造成不良影响。如果认可彭先生这样的理解,不仅让黄香减去寿数4年,更等于将黄香置于忘恩负义的境地,这不仅有损于黄香的形象,而且明显有违《黄香传》作者范晔的本意,将这位著名历史学家置于难堪的地步。四、黄香之“弱冠特蒙征用”的内涵辨析1、黄香之弱冠徵用只能是指章帝朝83年那次应徵入仕。这里不妨先引用一点《黄香传》以外的文献资料进行佐证:资料一:“谢承《后汉书》曰……又曰:黄香知古今,群书无不涉猎。帝以香先帝所异,每有疑,帝时特访问又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这虽是出自北宋《太平御览》“博学篇”的记载,而篇内注明是出自《后汉书》。这里所称之帝是汉章帝刘炟(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位),先帝是汉明帝刘庄(公元57年即位,75年病逝)。这则记载表明黄香之所以被章帝“特蒙徵用”,原来还有“先帝所异”的因素。先帝所异只能是发生在永平十八年即公元75年,这年就是当时相关人物活动的聚焦点:黄香当时12虚岁;太守刘护发现了黄香并为之题词,随后将这个典型报告了朝廷;明帝“有所异”并决定授予他“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荣誉称号;当时的太子刘炟(9月5日即帝位为章帝)自然对此很清楚。于是我们从75年倒推回去就知道黄香出生于公元64年,顺推就知道公元83年是黄香弱冠之年(20虚岁)。永元奏疏称“弱冠特蒙徵用”之“特”就在这年是黄香是20虚岁。“初除郎中”之“初”字,就表明是黄香入仕的第一个职务。郎中就是分掌各司事务,用现代话通俗的讲相当秘书。当初云梦县浅远先生提出黄香的家世、生年史书缺载,体现了慎重态度。现在依据挖掘出来的文献记载,就可认定为不可推翻的历史事实。彭斌武先生根据“弱冠特蒙征用”这句话,主观地以和帝登基之88年减去20确定68年为黄香的出生之年。这个理解肯定是不对的。需知,徵用和留用是完全不同的涵义。章帝是明帝去世的75年即登基的,到安排黄香去东观读书的元和元年公元84年,章帝已经临朝9年了,而黄香的入仕之路是在章帝朝83年开始的,用今天的话比方,到和帝临朝时黄香进入公务员入伍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各位读者不妨比较一下,究竟哪一种主张更合情理?资料二:《后汉书·黄琼传》记载,黄琼“永兴七年(164)卒,时年七十九”,显然黄琼生于元和三年(86)。《后汉书·黄香传》记载,在元和元年东观读书之后才有“香后告休”,似可推断黄香这次告休应该就是回去完婚。按照黄俊鹏主张的64年出生,“以弱冠特蒙征用,连阶累任”就是20虚岁即83年被徴召初除郎中,84去东观读书,84年底自动升为尚书郎,黄香大约是84年东观读书后才告休回家完婚,故长子黄琼出生于86年似可佐证。2、黄香青少年时期大事梳理汉明帝永平七年(64年),黄香出生。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黄香母亲病故。汉章帝永平十八年(75年),江夏太守刘护署黄香为门下孝子,并向朝廷贡举,先帝有所异。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建初七年(83年),章帝徵用黄香,授郎中之职。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帝诏黄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任尚书郎。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黄香告假回乡结婚。回京应诏出席千乘王加冠仪式,章帝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长子黄琼出生。最近本人得知:针对黄俊鹏提出“香公出生于64年”的观点,彭老先生以《黄俊鹏先生的“黄香生年”是篡改历史的结果》为题,写了篇万字长文大兴挞伐,给这个年轻人扣了一大堆帽子。我认为对一个义务研究家族历史的年轻人,实在没有必要如此举动。研究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而要以史为鉴就应该从尽可能多的视角来审视历史,这样才有利于形成理智的判断、明智的看法。彭先生在文中多次指责黄俊鹏没读懂《黄香传》,肆无忌惮地进行讽刺挖苦。我在这里冒昧的问一句:《黄香传》中的几个关键语句你是没读懂呢,还是有意曲解呢?常言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虽然我们都是老人了,愿我们在学术研究的路上都谨记这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1

15

主题

157

帖子

308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08

IP属地:浙江省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 2021-2-8 10:48: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作者是重庆市江夏黄氏文化研究会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2

1295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2908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1-2-14 16: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黄氏后人来黄氏故里发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1

15

主题

157

帖子

308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08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21-2-15 10:14: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精华
1

15

主题

157

帖子

308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08

IP属地:中国

 楼主| 发表于 中国 2021-2-22 20:29: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驿边梅同志,没百分百把握,谁敢到贵地乱一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2

1295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2908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1-3-2 09: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junpeng123 发表于 2021-2-22 20:29
驿边梅同志,没百分百把握,谁敢到贵地乱一扯啊?

欢迎黄氏后人来黄香故里展示黄姓研究新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1

15

主题

157

帖子

308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08

IP属地:浙江省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 2021-3-6 23:3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驿边梅同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福建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3853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福建省厦门市

发表于 福建省厦门市 2023-2-8 02: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