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0930|回复: 0

[今日老河口] 老河口市发现丹阳之战楚怀王擂鼓征战的“擂鼓台”古遗址考察记 组图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1-2-26 11: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河口市发现丹阳之战楚怀王擂鼓征战的“擂鼓台”古遗址考察记 组图
/卧马先生(李敦彦)

    2021年2月19日下午,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崔生田主任带队,特约文史员陈钢、邴碧辉、余光华、宋善定、王建伟、雷小定、佘建林、邓老师、张学新、李敦彦一行,沿梨花湖环湖旅游公路徒步调研,实地考察环湖旅游公路及周边规划的建设情况和沿线文化资源。



摄影 董艳
摄影 佘建林
    徒步调研后在洪山嘴镇召开座谈会,特约文史员们各抒己见,就旅游公路沿线的文化历史展开交流,崔主任就今天的调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旅游公路沿线的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史资料征集工作进行了计划安排(董艳 文稿)。
    2021年2月20日上午,市政协举办“环梨花湖环湖旅游公路”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动员会上,听到政协党组成员(原老河口市文化和体育局长)甘霖介绍:老河口市原光化棉纺厂(今老河口市润发棉纺织企业有限公司)院内有有个被毁的“丹阳之战”时楚怀王擂鼓征战的擂鼓台古战场遗址的消息后大为遗憾。
    遗憾之外更是另我大为震惊,这可是我近十年来在老河口研究古丹水源流,研究楚国收阴、酂县、阴国、阴县历史文化,发现楚国丹阳以来,第一次听到关于“丹阳之战”和佐证“楚国丹阳”在老河口最直接的文物遗址地的线索。
    遗憾之余,感觉事关重大,决定亲自到擂鼓台古战场遗址的老河口市润发棉纺织企业有限公司院内实地考察考察这个古遗址。
    稳妥其见我先在北斗卫星图上测量李家沟到大棉纺厂院到距离,并联系光化办事处的韩志丹主任,问他了解不了解大棉纺厂院内拆毁的“擂鼓台古遗址”的准确位置情况?没想到,韩主任说这个擂鼓台的台子现在还在,就在李家沟老河道的河边,说擂鼓台的那个地方比四面都高,还能看到近两米的台子遗迹。
    韩主任进一步介绍说,我是69年的,小时候大约只75年左右经常和同村的小朋友们一起游泳过李家沟老河到对面的擂鼓台上“藏门儿(捉迷藏游戏)”玩儿,只记得当年的擂鼓台还很高,爬都不好爬上去,后来都铲平了好多。
    我听后心花怒放激动的真实不知道说什么好,当即跟韩主任约定好2月24日一起去擂鼓台遗址实地考察。并迅速跟政协文史委崔主任汇报考察事宜,崔主任听后马上安排佘建林带上摄影器材去实地考察。





摄影 佘建林
    冒着毛毛细雨,我们一行来到擂鼓台遗址现场才发现,掩映在种植很密集的树林中的擂鼓台,远远看去并不那么明显。在韩主任的带领下,我们首先下到正对韩家巷的李家沟大堤北沿,韩主任介绍这个台子是光明村与韩家巷村的分界线,我拿出卷尺测量台地与地面有两米一的落差(如下图),在为看到擂鼓台古遗址高兴的同时,也着实为被李家沟大堤分割的擂鼓台遗址倍感遗憾。
    李家沟大堤南,现在归城管执法局园林办苗圃场管辖,当我在密林中穿行步测时才发现擂鼓台古遗址地东西两端确实高出周围地面,与遗址地面齐平的台地一直向南延伸到大棉纺厂北院墙以内,绕过院墙进入大棉纺厂院内擂鼓台遗址处发现,成排的厂房到院墙之间还有近三米没有硬化的土地。在棉纺厂工人下班之后才结束24日的丹阳之战楚怀王征战擂鼓台遗址考察,带着满满的收获抹黑回到市区。
    在25日的采访中,韩巷村5组的韩国金老人介绍他是土生土长的韩家巷人,生于1942年已79岁,据他和韩巷村张显迁书记回忆,都知道李家沟老河对面有擂鼓台,记得小时候“擂鼓台”大概有四五米高的瓦房屋脊那么高,顶的最高处大概有一二十米宽的长方形台子。问起擂鼓台为什么叫擂鼓台?啥年代的?因为年代久远,他只知道是古代一个国王擂鼓的台子,具体的说不清?
    根据步测和对比北斗卫星地图图,实测李家沟老河台边的擂鼓台遗址到棉纺厂院内东西南北台基约在120米之间,并且绘制了《老河口市西关丹阳之战楚怀王擂鼓征战的“擂鼓台遗址”图》。老河口市擂鼓台遗址的准确范围,有待老河口市文物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勘探测量。
    考察完西关丹阳之战时楚怀王擂鼓征战的“擂鼓台遗址”后,我想了很多:发现西关这个明确是“丹阳之战”时,楚怀王擂鼓征战的擂鼓台古遗址?如果被文物专家勘探、研究和论定的话,那这个紧邻古丹水李家沟老河的丹阳之战、楚怀王擂鼓征战的擂鼓台楚战场遗址的历史、文化、文物价值,就太大太大了。
    参看:2016《光化县志》辅证“五十里楚国丹阳”疆域四至 图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92a2a0102wd3b.html
“擂鼓台遗址”不仅仅是证明擂鼓台,更是证明秦楚丹阳之战在老河口的古战场遗址,更是印证六年前考察丹水发现五十里楚国丹阳四至不虚,发现证明早期的楚文化源头在老河口、五十里楚国丹阳在老河口、楚方城在老河口等等确确凿凿的历史文物古遗址铁证。
    考察完“西关擂鼓台遗址”,看到被李家沟大堤、棉纺厂大院分割的支离破碎的重要文物遗址,想到光化办事处韩志丹主任介绍,擂鼓台遗址地块正好位于待建的“赞北路”上,最迫切的是酂北路西段已经建成,东段至光华大道的路线,正对着“擂鼓台遗址”中间,一旦酂北路东段开建,在大型挖掘机、铲车的机械化施工下,已经伤痕累累的“擂鼓台遗址”,将会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伤心难过之余我首先想到的是老河口市文物主管部门应该迅速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借环梨花湖公路开发之机尽快采取抢救保护“擂鼓台遗址”,向所有来老河口旅游观光的游人推介有三千余年悠久历史的楚文化,结束千百年来的楚国丹阳地望之争。
    当然,此文仅为楚文化的最新研究发现,供所有关心楚文化、楚国丹阳、丹阳之战历史的专家参考,有待楚文化研究专家进一步考察和最终论定。万分期待楚文化研究专家到老河口来实地考察老河口西关“擂鼓台遗址”。
                                          2021年2月26日 于中国湖北 老河口卧马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