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周瑞玲老师
2019年五月份,我有幸通过黄石作协认识了大冶作协副主席周瑞玲老师,从此我的写作之路开启新的一页。 初认周瑞玲老师,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她微信头像的一张照片,那是周瑞玲老师手拿相机站在芦花荡当中深情地注视着远方。相片里的周瑞玲老师大气淡雅,简约的着装中蕴含丰富的生活阅历与通透的灵魂。 从周老师的朋友圈当中让我走入了周老师的内心世界。 退休以后的周瑞玲喜欢养花与摄影,周老师经常在朋友圈当中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家里种植的花卉成为周老师镜头中的模特。周老师拍摄技术一流,几乎张张照片都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周老师用镜头把鲜花的美丽展现到极致,她用镜头展现大自然的万紫千红与勃勃生机。 从周老师拍摄的相片中我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树木、鸟儿、花草都蕴含着她对生活的热爱。 我真正近距离接触周瑞玲老师是在2020年8月15日姜桥笔会上。在年会上周瑞玲老师的风采给我留下深刻记忆。 那天,我与程时钿一起来到大冶姜桥村参加大冶作协笔会。进入会场以后,一个胸前挂着专业相机身穿长裙的知性女士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这就是我心中的女神周瑞玲老师。 只看到满面春风地与前来的嘉宾亲切地握手,言谈举止中略带几分豪爽又不失淡雅。周老师的言谈举止给我留下了深刻影响。刹那间,黄梅戏《女驸马》当中那个帅气的女主角不由自主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那天周老师穿着一身黑色带沙的连衣裙,气度非凡,一双黑色的高跟鞋亭亭玉立地出现在会场当中。 开会期间,周瑞玲老师宛如一只轻盈的百灵鸟,不时地拿着相机从多角度对主会场拍照。相机仿佛周老师的一个标志,无论到哪里,胸前的相机总是与她形影不离。 让我真正进入周瑞玲内心世界的是周老师的个人散文集《春心秋语》。读完这本散文集,一个血肉丰满的周瑞玲老师呈现在我的眼前。 打开《春心秋语》真有点我翻开书就不想合上的感觉。散文集当中记录了周瑞玲老师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包括了个人工作、家庭生活 、旅途有感等生活的多个方面。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文章有《又见大泉沟》、《苕山荷花别样美》、《诗意宝山寺》、《想穿裙子的女孩》、《明晚还要哭》、《年近花甲学跳舞》、《我为自己点赞》、《不为开车学驾照》、《爱上瑜伽》、《狼外婆遇上严》等,这些散文记录了周瑞玲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侧面全方位展现出一位普通人平凡精彩的生活与丰盈的精神世界。周老师的文笔上在遣词造句当中自成一派,她敢于打破习惯套路,对于诗词、惯用语巧妙地做出大胆修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周老师虽年过花甲,却始终保持着乐观进取的心态,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退休之后上老年大学,学摄影、练瑜伽、吹葫芦丝 不断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变得丰盈。 读周老师的文章,你能感觉到人间有温情。看周老师的摄影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是风景。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能够认识像周瑞玲老师这样有情趣的人实在是一件幸事。 周瑞玲老师是一位助人为乐的实在人,2021年农历春节来临之际,周老师与大冶作协的文友带上礼物,特意来到作协几位残疾文友家探望。在探望之余,周老师还热心地在残疾文友家做卫生。并且一个人的名义给残疾文友发红包。农历二十九那天,周老师还特意给我168元的吉利包,在此深表感谢。周老师的热心快肠让残疾文友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间大爱。 生活中,周瑞玲老师是一个非常随性的人,周老师有一儿一女,分别居住在北京与上海,每年过年过节周瑞玲老师与孩子们异地过年。过年过节期间,周老师并没有如同大多数传统老人那样应为子女没有回家而伤感。过年期间,周瑞玲老师与文友们一起出游遨游于自然美景当中。 除了养花旅游摄影,周老师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在她的朋友圈当中,我时常看到周老师参加公众号“十点读书”的读书打卡活动,在公众号《黄石文学》与《大冶作家》里,经常看到周老师的读书心得与生活随笔。读书丰富了周老师的晚年生活,让原本美丽的她变得更加自信通透。最近读周瑞玲老师的散文《拒收红包》被她质朴的文字深深地打动,读后久久地不能平静。 周瑞玲老师是我写作路上非常重要的贵人,是周老师的出现才让我加入了大冶作协这个温馨的大家庭,让我平淡的生活增加了许多欢乐。真诚的感谢你周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