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上海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27
IP属地:上海市嘉定区
|
再论鄂西北重镇“老河口”名称的来由
看过很多关于老河口名称来由的文章总感觉没有说服力,大多说了老河口兴旺的原因(商品集散地)。但是“老河口”三个字从何而来?是什么原因使老河口成为商品集散地都很含糊。
笔者小时候听父亲讲过:汉江在秦岭山脉和大巴山山脉之间的峡谷中穿行,两岸山体稳定河道万年不变,汉江过了“七里岩”(付家寨西边)走出山区豁然开阔,由于沙质河道和流速原因“尖角”以下的河道常发生改变滚来滚去产生新河道,相对于“尖角”以上一直不变的老河道这里就出现了“老河”“新河”交汇,那么把这里叫做“老河之口”也就顺理成章当之无愧。
老河口有个传说:汉江由西向东经马头山(百花山)南流。飞机场是河洪(主航道)。还有人说马头山边(牌坊两侧)的岩石上有纤绳磨的凹槽(无从考证)。但是在七、八十年代有人在汽车电器厂山边挖型沙(铸造造型用沙),大坑的坑壁上可以看到一层一层的鹅卵石,足以证明这里曾经是河道!
老河口是古代“漕运”非常重要的一条路线。运送“两湖”“两广”进京的贡品、粮食、布匹的船只经洞庭湖、长江进入汉江到老河口后由于上游河道狭窄水流湍急大船不能再走了,必须在老河口换成小船再经七里岩 沙陀营(今丹江口市市区原属老河口)进入丹水(丹江)经李官桥镇(已被丹江口水库淹没)、淅川、紫荆关、到达商洛这里离京城已经不远了改旱路运往长安。反之陕西的山货用小船经汉江和丹水至老河口后也必须换大船运往汉口,所以老河口就成了货物集散商贾云集之地日渐兴旺。
笔者在1960年从丹江口坐木船去均州(已被丹江口水库淹没)乘坐的木船载重量大概十吨左右比当时老河口的渡船大不了多少。有些地方河道只有几十米宽,“大孤山”“小孤山”就是河中心的巨大石头,船就在石头间穿行险象环生,跑起风来(杨帆航行)船严重倾斜一边船舷离水面只有二十来厘米真是捏着一把汗。可以想象下游的平底大船怎么敢在这里航行?!
六十年代末笔者从老河口乘坐“机帆船”(木船上加装小柴油机带动螺旋桨)“下汉口”行程四天三夜,机帆船在宽阔江面时而缓缓前行,时而激流勇进。我最惬意的是站在船头让微风吹拂脸颊,听浪花拍打船舷的声音,尽情喊叫,闭上眼睛飞翔。船员的朋友告诉我:航行中最怕的事就是搁浅,即便是十冬腊月也必须下水推船,不然流沙会把船掩埋。这也就是上游小船不敢到宽阔的汉江下游航行的原因。所以运往上、下游的货物必须在老河口换船,这成就了老河口商品集散地的繁荣与蓬勃发展。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六十年代老河口水上交通被截断,七十年代汉丹铁路成为盲肠,这些都是阻碍老河口飞速发展的原因。
https://weibo.com/5864336757/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is_all=1&c=spr_sinamkt_buy_hyww_weibo_t0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