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2523|回复: 2

[风俗广角] 家门口的那点事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0

121

主题

215

帖子

34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41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1-7-9 11: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门口的那点事
    我家住在黄鹤楼的脚下,这是一个方位相对具体的告白。熟悉武汉的朋友,据此就能判断出我家与蛇山为邻。蛇山,是横亘武昌老城的一座丘陵,山脉绵延到了长江边,与对岸的龟山摇相呼应。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有诗句:“烟雨莾苍苍,龟蛇锁大江。”所概括的就是这种顶牛之势的自然地貌。通过句中的一个“锁”字,没有见过蛇山的人,大致就能感知蛇山的气势。当然,言称黄鹤楼脚下,这是相对今天的黄鹤楼而言。古黄鹤楼旧址在长江岸边,如言“脚下”,那就意味着江底。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贯通南北交通动脉线,黄鹤楼旧址让位给了长江第一桥,八十年代重建黄鹤楼,名胜遗存便移到了蛇山之巅。因此,“脚下”一词指代的虽是低地势的方位,实则是对黄鹤楼景观高山仰止的渲染。
    地处闹市,又能名满天下,满足双重条件的名胜古迹,并不多见。黄鹤楼有幸位列其中,这是前人留给武汉市民的宝贵财富。不过,今天要说的不是古楼,而是古楼之下的旧街。
    有两条平行的街道在我家的房前屋后,一条是民主路,一条叫粮道街。民主路夹在蛇山与我家楼房之间,也是黄鹤楼脚下的通衢。解放前的民主路,曾是武昌城区最繁华的商贸街,至今街道两旁还存留有民国年间筑建的商铺牌楼。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建制的规模尺寸,还能免强维持今天街面的繁荣。民主路曾经的繁华,由此可见一般。
    说民主路曾经是上规模的大街,那么粮道街则是一条不起眼的窄巷,而今天的发展却超过了民主路。回溯过往,如果说民主路是商贸街,粮道街就是民宅的聚集地。七十年代末,我由汉口搬家至武昌,彼时的粮道街,道路两旁遍布的还是青砖布瓦、砖木结构的矮房,巷道还是由花岗岩的条石铺就,当时的印象,武昌陈旧、落后,发展比汉口慢一拍。后来才明白,这是地缘经济造成的差距。汉口很早就是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清道光年间,鸦片战争使国门洞开,随后汉口便成了开放的口岸,海外资本大量拥入,于是汉口便有了内地小上海和东方芝加哥的美誉。这种虚假、畸形的繁荣,给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不平衡的格局。
    不过,武昌尽管经济基础比不过汉口,但上层建筑的优势汉口无法匹敌。好比说,清朝年间,湖广总督衙门就设在武昌,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机关也在武昌。这些行政机构有号令一方的权威,这使武昌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旧时的粮道街尽管其貌不扬,但曾一度也是全市家喻户晓的名星街。今天武汉坊间把意外得利,调侃为:屙尿捡到钱。这是很有方言特色的俚语,在外地人看来,内容鄙陋,听了膈应人。然而,语中所言是真实发生过的并且哄动全城的大事,史称“武昌掘金案”,此案的发生地就在粮道街。
    公元1933年端午节之前,粮道街尚书巷的一个大户人家,正在为家中的老爷子做寿诞。寿星的身份不一般,曾为省级财政机关的高官,名为孔庚。因此迎来送往的客人特别多,孔府流水席开了几天,捱到端午这天办完寿礼,孔府上下人等,累得精疲力尽。天刚煞黑,就入睡了。夜间突然起狂风下暴雨,孔府因人困马乏,动静再大也浑然不知。
    孔府的邻居,有个叫彭幼南的小商业主,夜间起来小便。发现孔家后院的土坡蹋方,其间有许多闪光发亮的东西。看清是银元宝后,立马叫来亲兄弟。挖开孙家院墙,将元宝满满装了二十箱。
    次日清晨,彭家兄弟顾挑夫急于转移财宝。准备从汉阳门码头坐渡船去汉口,不料在渡口遭警备司令部的宪兵盘查。带队的李姓副官,是个场面上的人物,见巨额财宝可疑,就问彭家兄弟从何而来?知道货物出自粮道街尚书巷后,暗忖,该处的豪门富户只有孔庚一家。为慎重起见,就转身去打电话核实。彭家兄弟见势不妙,用重金贿赂宪兵,改走曾家巷码头。
    后来,事情闹到警备司令叶蓬处,孔家要求叶司令缉拿彭家兄弟,追缴赃物。叶蓬受了彭家兄弟的好处,百般拖延,一会要孔家说清失窃财物的来源,一会又要孔家列出失窃的清单。其实,这批财宝并不归孔家所有。孔家大宅的早期主人,是太平军一个刘姓的将领。太平军实行的是圣库制度,就是军中设置府库机构,统一管理分配军中的物资、钱财。旁观者据掌握的材料分析,估计是太平军在清军的打击下,匆忙埋下的这批财宝。不是孔家的东西,他们自然说不清来源,也列不出清单。最后事态转化为权贵之间的内斗,案件也不了了之,但彭家兄弟意外得财的过程被俚语记录下来。
    如今,粮道街几经改造变化,早已没有了尚书巷。不过,从上述案例透露出的信息分析,估计当年的尚书巷在今天的粮道街与胭脂路交汇处一带。因为,这里的胭脂山与蛇山毗邻,地势高低起伏度大,具备案中藏宝的条件。还有,与案情相关的俚语,至今在武汉广泛流传,但知道出处的人凤毛鳞角。一是解放后城市的发展迅猛,热点向老城区的周边转移,粮道街这样的老街就渐渐淡出了市民的视野,二是知道内情的老辈逐渐离世,粮道街的那点陈谷子就被时间的尘埃湮没。
    随着当下旅游热的兴旺,粮道街有梅开二度的迹相。下图拍于粮道街与胭脂路交叉口。图中的餐馆,原来名称叫:人民公社大食堂。现在外墙涂了彩料,作了简的装饰,改名为“湾子里”。两个名称都与农村有关,“湾子里”更接地气。
    荆楚方言把村落叫湾子,粮道街原本是武昌的旧街,沿街一些传统老屋嵌在现代建筑之间,仿佛故意提醒行人,时间隧道真实存在。近几年,仿古、怀旧、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成为社会时尚,这家餐馆的装修创意抓住了这个关键点,又结合街道的特点,花费不大,效果显著。用功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粮道街能重返大众视线,不得不说户部巷起的作用。户部巷是黄鹤楼公园与长江大桥之间的一条小巷,从前只是交通网络上的普通通道。旅游业兴起之后,户部巷在两个景点之间起到了关键作用。按最佳的旅游行程,早晨进入黄鹤楼公园观光,上午可以粗略看完园内的全部景点,这时,游客因上山、登楼已经将体力耗得差不多了,需要一个歇脚和补充能量的地方,接下来就有精力继续参观长江大桥。从观光链上讲,户部巷的位置是最理想补给站。于是,地方政府因势利导干脆把它打造成为风味小吃街。
    令人意外的是,地方政府无心插柳的举措,使户部巷成了名扬天下的著名景点。只可惜的是,户部巷的承接能力有限,于是火爆的热度向周边扩散,毗邻的粮道街就顺理成章地焕发了第二春。问题是,粮道街再次火起来,这个热度能够持续多久?我相信,随着民富国强,背靠着黄鹤楼这棵大树,粮道街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162115520945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

8756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上校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94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7-13 15: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华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5385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1-7-15 02: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