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怡凡)2021年7月14日8:30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云梦践孝实践队的第五小组于三港村留守儿童活动室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活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云梦践孝实践队的第五小组全体成员及三港村学生参加活动。 今天是第五小组正式开展支教活动的第二天,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的内容进行的相对来说更加流畅一些。活动开始前,三位志愿者在八点二十左右一起到达三港村村委会支教点等待同学们的到来,有几位同学在志愿者们到来之前已经早早的等在了教室门口,学生们对于上课的热情都十分的高涨,在后续上课的过程中陆续又来了几位新同学,最终人数差不多是昨天的两倍。 今天上课的内容由主题教育、特色课程、常规课程以及分段的作业辅导这四部分组成,以主题课程——“防溺水”安全知识为主,主讲老师为团队志愿者万子萌。在活动中,万老师首先向前来听课的学生们提出疑问:什么叫做溺水,学生们在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后积极的举手发言,有的同学说是游泳的时候呛水了,有的同学反驳道溺水是在水中呼吸不畅,还有的同学一脸迷茫的告诉老师我不知道什么是溺水。最后由万老师给同学们揭晓了答案:溺水是指大量的水液被吸入肺内,从而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紧接着万老师开始系统的向学生们讲述溺水的相关知识: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安全游泳的常识。在教学过程中万老师详细的讲解了六个常见的溺水原因:1、不小心从池边、岸边落入水中。2、在水中滑倒后,站立不起。3、身上的浮具脱离或破裂漏气,沉入水中。4、游泳技术不佳,在水中遇到意外惊慌失措、动作忙乱。5、突然呛水,不会调整呼吸。6、过于逞强。并用同学们在夏天是否游泳这一问题引出游泳的安全措施::1.不要用鼻子呼气。2.不要在游泳池四周打闹。3.切勿倒着身子跳水。4.防止腿抽筋。5.不让孩子离开家长视线。6.防止耳痛耳鸣。注意事项:1.忌饭前饭后游泳。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3.忌生理期游泳。4.忌在不熟悉的区域游泳。5.忌不做准备活动游泳。这期间万老师还亲自示范游泳后防耳鸣耳痛的动作,并带领学生们一起练习。
中途因考虑到学生们的年龄我们进行了五分钟的课间休息,在休息之前万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下节课将会提问课中的内容,所以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有些学生是在游戏,但有些学生却在回忆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
休息结束后,万老师一提问,就有很多同学举手回答,而且学生们又快又准确回答出了问题的答案。课程结束后,志愿者万子萌感慨道因为今天我要讲课,所以还是很紧张的。由于我讲的都是理论的东西,孩子们看起来情绪不是很高,我讲完后又提了几个问题,都没有人能答出来,我就感觉有一些失落。于是就下课让他们想想我上课讲的什么,下节课提问。本着没有人会回答我的问题的心情,开始了下一节课,没有想到的是我一提问,就有很多同学举手回答,而且他们也都将我讲的知识回答出来了,这真是让我又惊又喜。总体来说这节课学生们的接受度比较高并且原意积极配合课堂内容的开展,我们三位在上课时对于时间以及纪律的把控也更加的准确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