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612|回复: 0

[东湖时评] 基层单位“笔杆子”的破解之法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2

主题

2

帖子

9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9

IP属地:江苏省常州市

发表于 江苏省常州市 2021-7-26 10: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人间良夜静 于 2021-7-26 10:21 编辑

       当前,各级机关单位还是乡镇、街道,文字是指导部署工作的主要方式,是请示汇报工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信息交流、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基层发现县、市级以上的机关单位,往往比较重视文字工作,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的“笔杆子”则“青黄不接”出现了“断层”现象。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主要工作的推进和各项工作的效率,造成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一、“笔杆子”何以难求
     (一)工作磨人不好做。一是工作任务重。以党政机关办公室为例,年初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命题调研、领导讲话、汇报材料、各类文件等文稿一个接一个,文字工作人员疲于应付,经常是熬更守夜,搜肠刮肚,工作累人;每天要上报信息,及时总结工作亮点,回应国内重大事项,及时搜集基层对国家政策反映,为省市信息得分排名呕心沥血,真可谓“为伊消得人憔悴”。二是领导要求高。当前,现在的领导大都学历高,且经常学习、开会、参观调研,见多识广,有自己独特的成熟的见解和思路。因而,领导对文字写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三是心理压力大。工作任务重,领导要求又高,文字工作人员的精神总是处于紧张状态中,心理压力很大。既担心任务不能及时完成,又担心好不容易完成了任务却不合领导口味,不但要返工还要挨批评,典型的吃亏不讨好。
     (二)待遇偏低不愿做。在机关,文字工作人员与事务工作人员执行的是统一工资标准,福利待遇一样。很多文字工作人员全力以赴从事文字服务工作,很少有时间进行各种应酬,这样就可能会被某些领导认为“不会来事”,不善于交际,缺乏活动能力,不具备担任领导干部的全面才能。写作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特别大的工作,用呕心沥血来形容毫不为过,加班加点也是常事,但既没加班工资,也没特殊津贴,经济待遇上不去,政治待遇也有限,所以,大部分文秘工作人员认为写公文没有出息,没有奔头,甚至被人小瞧,因而不愿长期在办公室“爬格子”。
     (三)渠道不畅不肯做。近几年党政机关推进机构改革、实施公务员法,机关人员定编定岗后,机关行政编制、身份、岗位管理更趋规范严格。一方面,机关中“老人”或恋岗或因没有好岗位不愿出机关,难以空出编制,导致“新人”难进来;另一方面,县(市、区)无人员招考权,无法选择文字工作者直接进机关,致使机关人员进出口渠道较之过去更严更窄。进机关难,出机关也难,这一客观现实导致一些好不容易被物色到的“笔杆子”不肯到机关工作。
       二、“笔杆子”难求非难解。
       一是拓宽选用人渠道,充实源头活水。“人”的工作宜疏不宜堵,有关部门应积极适应人才流动和人才竞争的形势,优化环境,主动拓宽基层文字工作者的准入渠道。针对人才缺乏问题,空出的公务员编制应优先用于考录选拔与新闻、文学等相关的专业人才,积极从各领域招考文秘人才。同时,通过上挂锻炼方式,定期选调基层单位文秘人员到上级“四大办”、组织部等机关跟班学习锻炼,在跟班学习中发现优秀文秘人才,适当选拔任用。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业务水平。把培训作为文秘人才培养和后备干部储备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着眼新常态下基层党政机关办公室工作对人才和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活动。不但要学习文秘工作专业知识,还要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综合协调、管理、现代化办公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切实使文字工作人才成为“多面手”和“万金油”,做到张口能讲、提笔能写、动手能干。
       三是注重组织关怀,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有意识地对一些有培养价值、有发展前途的文字工作者交任务、压担子,多为他们提供一些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机会,让他们满怀信心地工作,保证文秘人员在其位、履其职、尽其责。同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使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基层文字工作者从“幕后”走向“台前”,走上领导岗位。也可以设立非领导职务,让成绩出色、能力出众、素质过硬的文字工作者,得到相应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