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交流】黄梅获得全市上半年经济工作综合考核第一名 刘欲晓作交流发言
黄梅政府 前天
编者按:7月23日上午,中共黄冈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体会议暨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黄梅县获得全市上半年经济工作综合考核第一名,县委书记、县长刘欲晓代表黄梅县委县政府做了题为“练好破冰之功、推动发展突围”的经验交流,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环境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县做法,现予以刊载。
练好破冰之功 推动发展突围
中共黄梅县委 黄梅县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黄梅县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锻造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环境“铁三角”作为着力点,以“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练破冰之功,突发展之围,经济运行呈现加快恢复、稳中向好态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2.7%,外贸出口增长343.7%。
一、砺炼招商引资的真功
把招商引资作为“源头活水”,改革招商模式,致力开拓增长点。
一是从“链”上发力。强化“投行思维”,围绕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文旅健康等主导产业,做规划,绘地图,设链长,定目标,组团队,推动招企业向招产业链升级。纺织服装产业新签约项目19个,正在跟踪的有效信息30余个,近期准备再签约10个。
二是在“专”上突破。建立“团队推荐、招商部门审核、组织部选派”机制,筛选30名干部充实团队、驻点招商,由招商部门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做到选准选精选强、专人专门专心,实现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升级。
三是向“质”上聚焦。落实市委“7755”要求,更加突出链条长度、投资强度、税收额度、科技高度,推进注重数量向提高质量升级。举行集中签约5次,新签约项目44个,其中投资过10亿元项目3个,工业制造类项目40个,到位资金29.3亿元。
二、磨炼项目建设的硬功
把项目投资作为动力引擎,挂高档提速度,用力夯实支撑点。
一是集成式作战。健全“1+5+5”工作体系,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挂帅的重大项目领导小组,设置由分管副县长牵头的五大专班,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项目谋划、专项债券、审批服务、督办考核等5个工作组,做到集中办公、高频调度、扁平管理。
二是清单式推进。列出100个重点项目清单,实行日更新、周会商、旬通报、月结账,完善每周会商交单、责任部门接单、专班督查跟单、每旬通报晒单“四单”机制,形成开工、入库、推进、达产的大闭环。截至目前,10个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36.5亿元。组织集中开工5次,开工项目38个,投资总额107亿元。新入库项目45个,总投资73亿元,建设库规模453亿元,投资余量212亿元。
三是定向式争资。精准对接政策导向、走向、投向,坚持动脑、动手、动腿“三结合”,上半年共争取中央、省预算内到位资金2.7亿元,发行政府一般债、专项债8.1亿元。投资7.9亿元的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前期工作,国家发改委将于近期立项。
三、苦练营商环境的内功
把优化环境作为制胜之策,破除壁垒藩篱,聚力畅通易堵点。
一是做优政务服务端。对标市委“5321”要求,明确100个重点任务和10个重点改革事项,强力推进“清、减、降”专项行动,巩固一网办、一窗办、就近办,深化跨省办、并联办、智能办,先建后验、容缺审批、并联审批工业项目17个。创新老年人办事“四简”机制,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营商办推介。
二是做实要素供给端。开发“动产抵押担保贷”等金融产品,新增市场主体动产抵押贷款1.2亿元、信用贷款1.1亿元、担保贷款1.1亿元。深化“网上春风行动”,为企业新招工2100名。坚持审慎包容执法,“首违不罚”23例。实化“亩产论英雄”改革,清理闲置低效用地720亩,“腾笼换鸟”5家,完成房屋征收1300余户。
三是做强企业客户端。建立县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周六会商制度、县级干部领衔帮扶131家企业机制,解决企业实际困难95个。制定出台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激励办法,设立3000万元专项基金,上半年兑现奖补936万元。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7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