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瞰东湖 于 2021-8-9 16:15 编辑
雨后初晴的十堰市大川镇浪溪村,道路被冲洗得干干净净,一幢幢具有乡村风情的精致别墅整齐排列在苍翠树木的掩映之中,置身其中恍如远离所有的都市喧嚣。
“我没想过,这辈子能住进这么好的别墅。”回忆起过去的日子,王贵华心存感激地说。走进王贵华的家,电视、冰箱、洗衣机、家具、燃气灶、自来水一应俱全。墙上还有不少挂件。“房子、家具,政府全都配备好了,按时髦说法,这叫拎包入住!我自己只补了2万块钱,就搬到现在135平的防地震两层新楼房了。”
搬迁之前,王贵华是有些犹豫的。毕竟他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
大川镇浪溪村村支部书记张和昌是名老党员,负责搬迁动员工作。那段时间,他常在山上一家家土坯房里进进出出,挨家挨户解释搬迁政策。村民们也提出了问题:在山上,我们还能种地,下山了能干啥?不如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山上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哪个不难?咱们得努力,搬出穷山沟,过上好日子。” 张书记劝说大家,“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大家想办法脱贫致富。”
下山后,贫困户王贵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申请到小额贷款发展养猪。一年就脱了贫。现在,王贵华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年收入超二十万元。
2014年10月,142户人家475名贫困群众带着他们的大包小包,一同从山上搬下来。李显贵望着自己走了几十年的山路,欣然作别。
“小时候,我家住的是土坯房,外面的路都是泥巴路。一下雨就漏雨,要拿盆、桶接水。”李显贵若有所思地讲起以前的生活环境,“那时厨房、厕所都在外面,牛、羊都在院子里,特别脏乱差。一地震很多房子都成了危房。”
“你看看现在多美,每家每户一出门就是水泥路,而且我们家门口正在修建双向4车道的十堰垭子到大川的一级路。想想我都激动,以后出门或是做生意就更方便了。”李显贵掩饰不住的喜悦。“现在邻居之间距离也近了,搬到现在的新家后,我家还做起了农家乐。”
李显贵的一家以前仅靠家中几亩地过活,一年收入三四千,日子过得很辛苦。2015年,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李显贵搞起了农家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政策帮扶脱了贫。回忆起过去的日子,李显贵心存感激。“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李显贵眼中闪烁着泪花。李显贵开的农家乐在浪溪村很有名。起初他店里只有三四张桌子,自2018年乡村游火了起来,如今已扩充到10多桌可容纳近100多人用餐。李显贵说,一到节假日,店里游客爆满,忙得不可开交。现如今每年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致富金钥匙,就在咱手里。”下山后张书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村干部开会找出路。“发展产业要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养殖,”“走旅游业路线,发展农家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村支部大胆创新“党支部+”,通过实施“党支部+庭院经济”“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整合资源”等发展模式,相继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创收项目,让资源活起来、闲置土地用起来、扶贫资金动起来、居住环境美起来的发展目标。 2018年,浪溪村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人均年收入达到11030元,村集体纯收入突破15万元。
如今,浪溪村的村民腰包鼓了起来,村里举办各种活动,再也不用动员了,大家都踊跃参加。大家都自觉地参加环境整治,家门口打扫得一尘不染,还种满了各种花卉。村子变得越来越美,日子越过越红火,全村人共同向幸福生活前进!
作者:湖北省十堰市城区公路局 余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