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448|回复: 0

湖北学子三下乡:深入探究天河口村宅基地利用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63

主题

163

帖子

25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51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1-8-23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入到2021年之后,国家明确指出将会深入推动农村宅基地改革,加强宅基地管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并保障农村居民的宅基地使用权。为深入了解当下乡村村民们的宅基地利用困境与难题,在614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心夏乡”队来到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天河口村,深入了解有关宅基地的利用情况。
614号,“心夏乡”小队成员来到天河口村,对当地的村民进行了采访与调查。小队成员在蒙蒙细雨中穿行,挨家挨户探访宅基地。因为常年没有多少人走路,小路边的杂草长的几乎与人齐平,坐落于宅基地上的房屋也因常年没有人居住而破败不堪。
团队成员们挨家挨户开始采访调查,小队成员采访了当地的一位叔叔,据了解,这位叔叔守着祖上留下来的宅基地,已经在村庄中独自生活了四十余年。“现村庄里满山遍野都是荒废的宅基地,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宅基地越来越荒废,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回来!”叔叔这样说道,面对叔叔这样的感叹,小队成员对国家政策的落实更有了期待,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宅基地的更有效利用问题仍亟待解决。

实践团从实践地基本情况出发,采取了挨家挨户走访、与负责人面对面访谈、大范围发放调查问卷、亲身体验文化创建活动等多种形式,力求全方位、深层次地把握基层宅基地情况。通过分发与总结调查问卷,团队成员发现,在天河口村内百分之七十三的宅基地都是处于闲置状态,且原因基本都是因为年轻人外出工作,宅基地无人管理;团队成员们还发现,绝大多数的村民都不愿意退出宅基地机制,这部分原因是因为想要给外出的子女一份保障,退出宅基地机制的村民也基本都是孤寡的空巢老人,他们多是因为寂寞孤单选择退出宅基地机制,搬入政府统一修建的安置房。

随着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留守的空巢老人越来越感到落寞。采访调查时一位奶奶说她家里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只剩自己一个人守着老房子,平常基本不外出,因为外出就意味着自己要走杂草丛生的小路以及长满青苔的小山坡。邻里之间相距太远,平常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坐在门前发呆。前几年,国家回收宅基地,将奶奶以及其他村民安置在新修建的安置居民楼里,奶奶说,这下她再也不怕无聊了!乡村宅基地的有效回收与利用,也能够让空巢老人们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最后团队成员与村部及政府部门进行了交谈对话,通过交流“心夏乡”团队成员了解到,十堰郧西县天河口村村庄的农民“自愿”把自己的宅基地退回给集体,集体便把这些宅基地自然而然看做经营性建设用地。这样就使得普通宅基地与建设用地的边界不容易区分,农村建设用地与普通宅基地的边界不明显。且有许多农村闲置宅基地已经被占用,利用效率不高,但又难以收回。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因为补偿不到位或者遇到比较偏执的村民,效果不好,引起了一些冲突。有的村庄收回了土地,但也没有解决再利用的问题,使得多方面的利益都受到伤害。
在村委及负责任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了解到,现郧西县天河口村正在开发自己的特色产业,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充分利用天河口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开发湿地公园及沙坝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要兴旺,不仅要经营好田园,而且要经营好山水,经营好村庄。天河口村需要改革宅基地,促进乡村宅基地的有效盘活与利用,充分利用闲置的宅基地发展自己的产业,例如因地适宜打造旅游景区,开办民宿,建设娱乐场所等。
促进乡村宅基地的有效盘活与利用, 应该先了解当地村民的意愿与当地乡村的宅基地现状,探究当下发展困境是什么,才能更好的发展宅基地,促进乡村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