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网湖北黄冈供电:描绘绿色乡村新画卷
新
新浪财经
14小时前
“边发电、边养鱼,充分利用鱼塘上部空间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双方互利共赢!”8月25日,在湖北黄梅县,华能集团湖北新能源公司小池滨江新区300兆瓦渔光互补复合发电项目工程师沈超表示。作为黄梅小池镇滨江新区招商引资的重点新能源项目,“上可发电、下可养殖,一种资源,两个产业”的集约发展模式得到了当地大力支持。

2020年底以来,为保障项目落成后电能足额上网消纳,国网黄冈供电公司组派精干力量,开展文桥220千伏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为光伏电量上网提供条件;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建设滨江光伏—文桥220千伏线路工程及配套的系统通信工程,计划建设线路8.8公里。
在小池镇文桥村,成片的光伏板在一望无际的鱼塘上铺开。“建设光伏项目,既利用了鱼塘上方的闲置空间,也带来了不少额外收入!”说到自家鱼塘上的光伏项目,鱼塘老板老李打开了话匣子。“前几年,我和朋友合伙包下300亩鱼塘,建设光伏项目后,每亩每年还可以获得400元的固定收益,一年下来可以多挣12万元。按照项目25年运行期计算,到最后能收入300万元,这可不是小数目!”老李掰着手指头,给我们算了笔账。
除此之外,该项目充分考虑养殖需求,合理安排桩与桩的间距,科学控制覆盖面积,发挥光伏板的遮阳效果,减少水面植物光合作用,在一定程度抑制了藻类的繁殖,提高了水质;同时有效降低水面温度,减少水分蒸发,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目前,我们与华能方面密切配合,协调工程进度,预计最快10月下旬就可上网消纳。项目整体完工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3.9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1.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200余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后续,项目所在的文桥镇还将大力发展‘光伏小镇’观光旅游,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国网黄冈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付应龙表示。
沿着高速一路西行,绿色乡村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在国家森林乡村——蕲春县大同镇李山村,来来往往的游人在村里穿梭,如诗如画的山村民居向远方延伸开去。在村头小山上,还有一座观景亭,几名游客在亭内远眺蕲春最大人工湖——大同水库。
“早年间,村里经济来源相对单一,村民外出务工较多。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本地特色自然风光开发好、利用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来访游客最多达到40万人次/年。”李山村村委会副主任田德志表示,“仅围绕旅游观光产业,就带动村里上百号人就业,每人平均增加3万余元收入。”
为服务好该村绿色生态旅游产业,国网蕲春县供电公司在村内景区实施电缆入地工程,推动维护美观景区环境;同时,定期开展巡视检修,保障全村用电平稳,并在2021年7月更换原有老旧线路3公里,进一步提升供电质量。
作为该村另一项特色支柱产业,郁郁葱葱的茶园依山而建,新一轮秋茶上市在即。李山村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举措,采取改造、淘汰、改种、换植、集中连片发展的措施,大力引进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茶树良种,在村里成立驹龙园茶业有限公司,打造湖北名牌产品,不仅每年可以给村集体提供6万元的固定收入,还带动了该村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

为服务该村茶产业发展,国网蕲春县供电公司先后为该村投建5台变压器,并为茶叶生产车间架设专线,确保生产不断档。此外,该公司推广电能替代煤炭和木柴,改良原有的炒茶制茶模式,不仅大大提升了制茶效率,也保障了制茶统一品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茶厂经营出现压力,国网蕲春县供电公司在复工复产后主动上门告知电费减免政策,共减免电费三千余元,同时开展了复工安全用电检查,为茶厂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今年,我们正考虑扩大生产,再增加3台电炒茶设备,进一步打响我们的品牌。”蕲春驹龙园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飞龙表示。
2021年上半年,国网黄冈供电公司积极服务绿色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电网建设、农网改造等方面持续发力,完成配电网投资1.71亿元,新增配变容量46.6万千伏安,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570公里。此外,该公司积极服务新能源上网,为乡村绿色发展注入全新动能。截至目前,共接入风电与光伏电站95座,容量2384.592兆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5.63万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