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5
中士
 
- 积分
- 40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
本帖最后由 野人公民 于 2021-8-30 00:42 编辑
第六十八章 兰英寨风云10
重角吹神农角召唤野猪大军,救了庐陵王一家四口,功不可没。重角和金丝猴袁野到塔坪与庐陵王会面时,庐陵王问重角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
重角唯有一个执念,那就是向庐陵王借兵回家乡除掉恶霸张天定。
庐陵王慨然允诺,待荡平了兰英寨抓住了丁蟠,就拨五百兵力归重角调遣。
这是重角第三次向庐陵王开口借兵,终于成功了。第一次是在塔坪他与庐陵王初次见面,第二次是在老鳖的背上,均遭婉拒,理由都是同一个:不敢出兵皇界之外。
武则天以神农架12座海拔2900米以上的高山连线为界,亲手为他划定了活动的辖区。皇界山因此得名。——引自[中国影像方志] •地名记•房县
在重角眼里,不是庐陵王不敢出兵,而是庐陵王太小气。
而这一次,庐陵王竟然大大方方地答应了。重角喜极而泣,不枉他与母亲穿越整个熊山,历尽艰险,九死一生。
金丝猴袁野也喜不自胜。
赏赐自然少不了崇羽的,庐陵王送他一套豪宅,把别院的钥匙交给了他。
薛蛟薛葵兄弟俩匆匆回家一趟,向家人告别,说是护送庐陵王一家回房陵。饶氏和纪兰英都很支持,说两个娃也该去房陵见见世面。
兄弟俩备两架马车,载上庐陵王一家四口,连夜启程,直奔房陵。
临走,安乐郡主和长宁郡主都依依不舍,马车的车轮滚动起来了,她们探出窗外回望,挥一挥衣袖:
作别能说话的金丝猴
作别力大无穷的毛人
作别使唤百兽的小娃
作别神秘神奇的熊山
可爱的伙伴连同这片神奇的土地,我们后会有期!
重角痴痴地望着远去的马车,泪汪汪的,心中万语千言,终究无语凝噎。金丝猴袁野却忍不住嚎啕大哭。重角对他说:“你舍不得她们,你就跟着她们去房陵玩几天。我和娘在黑龙村等你回来。”
“真的吗?!”金丝猴袁野喜出望外,他心里的锁链打开了,他犹豫片刻,而后飞奔去追马车。袁野是猴子身体,轻捷自如,攀藤爬树,很快就追上了马车,跳到轿子顶上。
此时轿内两个郡主正闷闷不乐,听见轿顶一声响,像是被落下的东西砸到了。紧接着,轿窗口倒挂一只金丝猴,说声:“我来啦!”,随后就一个翻身钻进了轿内。两个郡主见了,可高兴坏了。
行至子夜时分,已进入房陵地界,遇见驿站,庐陵王一家四口投宿安歇,薛蛟薛葵各执兵器在门外通宵守护。
次日一早,只听得马蹄声声,如疾风骤雨。出驿站一看,只见尘头蔽日,旌旗飞扬,一支大军自房陵方向汹涌而来。
庐陵王大喜过望,急忙迎上前去。
大军的主帅身高八尺,眉宇间英气逼人,他头戴虎头战帽,身着明光甲,肩披虎头铠,足蹬高靴,手执梨花枪,好不威风!
此人正是庐陵王驾下武将马登,大唐开国名将马三保之孙,封爵武国公,号称“赤面虎”。与号称“通城虎”的三爵主薛刚为结拜兄弟,一起保庐陵王中兴天下。
马登见了庐陵王,急忙翻身下马,拜伏于地,说:“末将得报王爷有难,便火速领兵日夜兼程前来救驾。此刻见王爷安然无事,末将心石落地。”
“武国公挥兵来救,日夜行军,甚是劳顿。”庐陵王连忙扶起马登,语气从平和转为激愤,又说,“丁蟠鸠占鹊巢,霸占兰英寨,嚣张跋扈,竟敢对本王下手,可恨至极!”
马登将梨花枪往地上一杵,兀自大骂丁蟠:“小小山贼竟敢如此胆大包天!”
马登对庐陵王说:“王爷一家先回房陵,末将挥兵去攻打兰英寨,定要割了那山贼的首级!”
“本王与你同去。”
韦妃、两郡主、薛蛟薛葵、金丝猴袁野此时也都来了。
庐陵王托付两兄弟护送母女三人先回房陵,庐陵王要挂帅亲征,以武国公马登为先锋。韦妃(韦香儿)说:“我与大军一同前往,我要看着丁蟠人头落地!”
“不劳王妃娘娘大驾,末将提丁蟠首级回去见你。”马登继续劝道,“况且行军打仗实在危险。”
“将军看我一个妇道人家是个负累不成?” 韦妃不悦。
“王妃娘娘多心了,末将绝无此意。”
庐陵王打破尴尬,说:“爱妃平时主意多,经常为本王出谋划策,有爱妃随军就多了一个智囊。”
韦妃这才眉开眼笑。
于是,薛蛟薛葵即刻启程护送两个郡主先回房陵,金丝猴袁野自然也跟了去。
庐陵王见兵士疲敝,就对马登说:“日夜行军,人困马乏。就近选一处开阔之地,下寨扎营支锅造饭。”
马登欣然领命,亲自驱马侦查地形。
五里开外有一处开阔地,依山傍水,林密径幽,正是扎营的好去处。问一放牛野夫,知此地是红花朵村巴桃园。
巴桃园因多巴核桃而得名。相传是炎帝神农氏的果园。
三千大军屯扎在巴桃园。庐陵王命令全军将士,不得肆意毁坏林木,不可随地大小便,须挖坑搭厕,统一归置秽物。
全军上下休整一日后又开拔,行军数里,遇一峡谷,那峡谷甚是险峻,两侧危岩百尺,中间一条狭窄的小道通往幽深之境。
一群黄牛卧于道上,大大小小十三头,拦住了去路。蹊跷的是,它们不惧怕驱赶,犹如石雕,岿然不动。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大军寸步难进。
赶不走,却也杀不得。牛马是古代两大牲畜,国家禁止屠宰。《唐律》规定:“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也就是谁家杀了自家养的牛或马,要服一年的苦役。
以草诱之,牛群亦不动,哞声甚哀。僵持了整整半日,马登大怒,命五十人前去杀牛。庐陵王制止道:“不可,那牛不吃不喝半日,似有蹊跷,待本王前去看看。”
那五十人止住。庐陵王下马步行至牛群之间。一头断角老黄牛站起来,哀哞数声,在庐陵王跟前跪下前腿,眼里滚出泪水。牲畜亦通人性。多在屠宰之前,出现此态。
庐陵王惊异,抚摩黄牛,问:“老牛似有冤屈,可让本王知晓,本王定为你做主。”
那断角黄牛似乎懂人语,起身,走几步一回头,庐陵王知是引路,便跟了上去。马登不放心,赶紧跟上王爷。
跟随断角黄牛来到一处,庐陵王大惊,隔不远就横着一具尸体,总共有四具。马登认出其中一人就是前日他遇见的那个放牛野夫!细看,四具尸体上都有刀砍的痕迹。
庐陵王兀自大骂:“究竟何人罪大恶极,竟对山野农夫下此毒手!”
马登亦怒,挺起梨花枪跳上巨石,四下张望,却不见任何异动。
庐陵王无心继续行军,而是让全军撤回去,驻扎在巴桃园。庐陵王说:“四个无辜的山野农夫惨死路旁,哪还有天理王法?攻打兰英寨不急,本王要先破了此案!”
王妃思忖其中蹊跷,突然想到了什么,急忙对庐陵王和马登说:“我怀疑那峡谷之上有伏兵。”
说话间,探子匆忙回报:“那峡谷顶上有伏兵,已摆好了石木阵。”
庐陵王和马登恍然大悟:原来是放牛野夫碰见了伏兵才惨遭灭口,家人寻去,也遭了毒手。
庐陵王问计于王妃:“爱妃料事如神。要过峡谷,可有良策?”
王妃踱步思忖片刻,偶得灵感,说:趁月夜,人不进入峡谷,先放十匹马过去,兵士在谷口击石,听起来如同马蹄声,在谷中回响不绝,伏兵疑是大军穿过峡谷,必定落下石木。待石木落尽,再挥军过谷,谷上伏兵就无计可施了。
果然,带上王妃非但不是负累,还是一个军师呢。
夜里,月光皎洁,天地一片澄澈,待月亮升到天顶时,峡谷里微亮,可辨路迹。大军再次行至谷口,惊讶的是,那群牛依然卧在那。
庐陵王照例上前安抚断角黄牛,说:“灭你们主家的凶手正是本王的仇人,本王定然不会轻饶他。让开路吧。”
那断角黄牛站起身长哞一声,其余十二头大大小小的牛,齐齐地站起身。意外的是,断角黄牛竟然朝峡谷里面奔去,其余的牛也跟着奔跑起来。
莫非那断角黄牛可与人通得灵犀?莫非那只断掉遗失的牛角正是重角意外得到的神农角?或是它们的主家住在峡谷的另一头?
不得而知。
自然界神奇的事,人类岂能尽知其奥秘?
见到这一幕,众人无不感到惊异。兵士赶紧依计行事,在谷口击石,那击石之声回荡于峡谷,如万马奔腾。
不多时,果然听见远处峡谷之上石木滚滚而下,响彻峡谷。
待响声沉寂时,峡谷之上响起了野狼嚎叫般的狂笑,狂笑者正是丁蟠。
大灵猫却说:“切莫高兴太早,谷底响动虽大,但却听不见人的惨叫和马的嘶鸣。”
丁蟠说:“那你就带一百寨兵下谷底打探打探,若有诡诈,我必杀下去相救。”
于是大灵猫带一百寨兵,顺峡谷豁口到达谷底。
谷中空落落的,除了几头牛的尸体,全无人或马的尸体。大灵猫知是中计,她还没来得及率众撤回去,就被突然杀出的一支官军包围住。大灵猫向山谷之上呐喊求援,却无任何回应。
丁蟠抛弃了大灵猫,自己逃之夭夭,背信弃义,只把大灵猫当作喂虎的肉罢了。
寡不敌众,大灵猫被活捉,其余寨兵全部被杀。
神牛通灵,全军上下无一人忍心食其肉。
庐陵王命人将惨死的一家四口安葬起坟,并将十三头牛葬在主家坟冢旁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