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地围绕新型农业开展了学习培训,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经验,开展工作交流,开展智慧农业工作培训会,总能听到这样的对话,“通过搭建远程监测可视网络系统,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网络APP平台里,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村产业大棚、农业园区的实时画面。”“通过‘探头’,我们还能在手机APP里查看每个棚、每块地的地表湿度、元素指标、空气温度和风力风速等数据,对标农作物时节生长条件数据,可以有效指导农户进行灌溉施肥、控风控温等操作。”“通过摄像头的远程操作,我们可以查看农作物病虫害等情况,从而开展农作物的远程会诊。” 这一系列“智慧农业”应用的落地生根,为村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近年来,各地逐步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网络数字化建设,运用数字手段,对红薯、棚栽等产业进行实时监控、数据检测、预警警报、市场分析和远程会诊等操作,让“指尖上的沃野”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