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必须把“绣花功”下沉到基层最前沿,要坚持好中选优,配备精干力量,充实到指挥部办公室及片区联络站,每个乡级单位明确1—2名专职干部,每个村(社区)选出不少于辖区小组数的工作队人数,分层落实工作职责。要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解决办公场地、工作经费等问题,让基层有人办事、有钱办事,能够轻装上阵、专注治理、抓好督导。基层治理不能泛泛而谈、心无重点,要根据乡村边界、新村聚居、务工飞地等区域版块开好“小灶”,精准研制治理模型和方案,明确治理重点,优化工作路径,细化推进措施。“抓两头带中间”是推动工作的良方,要培育不同功能模型的基层治理示范点,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参照模板,推动基层治理整体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