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党史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下,“我为群众办实事”成为基层工作实践的重要内容。为群众办实事,核心在“实”字上,只有从务实有效角度,用心为群众办好、办实、办细一件件小事,从而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为群众办实事,干部用心要“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历史节点实施的重要活动,需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的为民举措,决不能抱有“敷衍了事”“应付检查”等错误思想与行径。要端正态度、提高站位,将其作为未来长期保持的为民服务实践予以贯彻落实。基层干部要增强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实实在在、不打折扣、认认真真为群众办好各类急难事、忧心事、琐碎事。 为群众办实事,群众需求要“实”。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接地气、通下情,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一线、深入工作服务对象,广泛听取意见、了解需求。要重点关注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环境提升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采取实地走访、集体座谈、网络征集等多种形式,畅通便民热线,把群众所盼所想搞清楚、弄明白。注重从源头上解决群众需求,切忌搞形式、走过场,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坚持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 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受益要“实”。为群众办实事,并不在于你干了多大的工程,干了多少项目,而关键在于群众从中有多大的受益。因此,我们首先要着眼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着眼于一日三餐的油盐酱醋茶,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期盼什么,从群众的诉求和需求中,去发现群众的“急难愁盼”,把解决“急难愁盼”融入到抓政策落实,抓工作推动之中,在抓落实中解决群众的诉求,在解决难题中推动工作。只有如此,才能让为民办实事的内涵更加丰富,才能让“我为群众办实事”转化为“真金白银”,才能让群众从中受益得实惠,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