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重庆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60
IP属地:重庆市
|
或以败,或以成。祸福同道,莫知亓所从生。
原创:熊春锦 德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备最快乐!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败,或以成。祸福同道,莫知亓所从生。
所以以上这一切现象虽然都是从那个看不见的道所化生出来。但是,它们或者是迅速地死亡,或者顺利地成长,或者很快地失败,或者能够成功。
是祸是福,其实都缠绕在一起,
见知之道,唯虚无有。虚无有,秋稾成之,必有名。名立,则黑白之分已。
凡是后天智识能理解掌握和肉眼可看见的一切有相的事物,最正确的结论都只能源自于虚无的大道。
虚无的大道,用德一来化万有。无形有质的无和有相的万物不分巨细,都是她所生。道所生的一切,都必定具有形态和名称。
后天智能对形名的认知,是一种五变而形名可举;慧性对形名的洞彻,则是道生,即形名先觉,这两个观念我们要把它把握住。后天智能对形名的认知,是一种五变而形名可举,他们要等事物发展到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后,有了形象、动静以后,他们才能够进行后天的形名之用。然而《黄帝四经》当中,提到的是慧性的形名之学,慧性对形名的洞彻,则是道生,即形名先觉。
形状一具备,名称一产生以后,就是“一生二”,从此进入了阴阳、黑白、善恶、美丑的分别之境中。
所以尊道贵德修真证道的人,他们在观察世间一切有相事物之时,不被后天意识的局限性蒙蔽,不被我见我识所左右。“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用道的“无”和德一的标准,抱一无离而把握事物的本质。无为而无不为,遵循天道而少私寡欲。
是故天下有事,无不自爲名声号矣。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
所以,如果尊道贵德,道治天下,那么天下所有从事官职、事职管理的人,也就会完全自觉地恪守官职、事职的形态以及名份和职责的范围,不会产生和出现僭越形与名的现象。
我们分析我们身体的形名,分析社会上的形名,看看是不是这样,这种僭越形名的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都不知道改了,狂妄,荒诞无稽。
“道生之,而德畜之”。道德对无相和有相的万物,都生成了形态和确立了名称,而国家的法律也对有相的形名确立了声号。这种双重的确立与建立,共同构成法则,那么万物也就不能隐其形迹而藏匿。人们把握住是使事物符合非常道和常道的整体性,万物也就自然归于正道了。
这段话的意思,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命体对非常道的把握;社会上,同样是要纠正的是轻视一种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
要改变这种形式,要高度重视无相的世界非常道和常道的整体性。无论忽略了哪一个、哪一个方面,都可能出现问题。
那么我们身体如此,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同样是如此。
配图:玉至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