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重庆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60
IP属地:重庆市
|
《黄帝四经》“形德相养,逆顺若成”
原创:熊春锦 德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备最快乐!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形德相养,逆顺若成。形晦而德明,形阴而德阳,形微而德章。其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明明至微,时反以为幾”。
也就是说:德这种有质无形的质元能量,滋养着一切有形之物,道生之而德畜之。后来的智能儒学对“相”的使用,丢失了慧性道学“内文明”中的后天形“相”与大脑皮层为“相”的定义,他们不知道,许多的儒学理论和论证的时候,是把 “相”与“象 ”这两个概念混而为用的。实际上是千万混不得的,我们的祖先在定义的时候,是非常准确的。道生德养的万物之形,逆向的升质性回归和顺行化生性的复杂展开,物竞天择,夫唯道善始且善成,成就生命的真谛。万物因形相的自我封闭,而如同晦暗的黑夜一样,吾患有吾身,返观内视也难见内文明;但是,德的品格和能量却能够使内文明顺利地产生。
万物的形相一旦产生和具备以后,其真实的属性就是阴性的物质了。但是,天德却始终因为属于大道直接化生,清越而居上,属性就始终保持着阳性物质的特征,能够直接滋养万物。
有形有相的万物,在宇宙自然的大空间中极其微弱和渺小;但是,德的能量却彰明、显著,音能十足地充满宇宙天地的内外,无所不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明白而有序地分布着。
通过修身实践而进入了内文明的人,高度重视德的营养、滋养,成全、成就,光透、明亮,阳化同天、符合大道,音能完善、遍布十方等等显著的特性,以及德的能量对形相万物的对应作用力。将“明德”作为最根本的修身法则,而细致入微地应用到修身内治身国的一切实践之中。
内文明于生命的“人文”,外文明于“天文”、地理、事理,内外文理全都明德,用德的能量透彻朗照一切藏匿、隐蔽、细微的形物、事理。
添油接命的身体健康,修养心性归真合道,全都要把握住万物形相和生命真相的本质,高度重视德性品格的形成和德性能量的充分获得,用道光德能作为生命的几椅靠背,作为最可靠的依托,从而避免盲目。
配图:玉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