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21-10-12 11:0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棵大树,两片花草,点缀着三两石桌椅,环绕整合就成为一座小巧迷人的“口袋花园”。9月28日,黄州区红卫社区花园路上的公园里,孩子们告别了垃圾的恶臭,享受着绿草茵茵和扑鼻而来的花香。
居民可出门见景
“原来这里就是用破铁皮围着,杂草丛生,还不时有人往里面丢垃圾。”提及公园的前世今生,附近居民尹金和感慨,“现在公园尽管面积小,但是看着是鸟语花香,心里舒服!”
“口袋公园”的建设就是利用道路节点、街角空地、零星地块,结合周边环境,见缝插针地满足市民对休闲、娱乐的需求,让附近市民能够推窗见绿。
花园路“口袋公园”建设面积350平方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布局上,当然以花为主,中间用园路分开,方便入园,路边配置石桌石凳和休闲条椅。主树用一颗高大的胡柚,树型丰满美观,有花有果,下层种植桂花、藤本月季、紫薇、木槿、茶花、三角梅等,确保随着季节的变化都有鲜花盛开。
真心为群众办实事
此路美其名曰“花园路”,前期,市城管执法委在摸排的过程中发现该路段一棵树也没有,且周边绿地欠缺,社区居民一直希望能有一处遮阴、休闲的绿地。
市城管执法委持续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着力背街小巷整治,加速推进城区“口袋公园”建设,改善市民身边的环境。以解决群众的“最需求”,决定建设一处微景观“口袋公园”。
从9月16日开工到23日完工,公园仅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主体工程。市城管执法委绿线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熊军是“项目经理”,从前期选址,到植树种草浇水,他如同孩子般呵护公园建设,到公园落成他与周边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这颗柚子树是我们从拆迁工地移栽来的,那两块造型石是从南湖拖回来的……”为了公园美观,绿线工作人员也想尽办法节约资金、变废为宝,只为打造一处群众满意的遮阴、休闲公园。
首个利用社会资金建成公园
此处公园也是城区首个利用社会资金建成的“口袋公园”。熊军说,通过学习借鉴宜昌模式,采用柔性执法管理,合理运用绿线执法的异地补植、补绿模式,创新城市绿化执法管理模式。
对前期未经园林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砍伐、移植、修剪城市树木及毁坏占用城市绿地,造成损绿毁绿的违法行为,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砍一栽三,毁一补三”的原则,说服当事人整合各个不等的有限资源集中力量办实事,这样绿量不减反增,效果更好。
下一步,绿线中心将站在市民的角度,加强城区绿化提升工作,保护城市绿线,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