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9737|回复: 0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

1211

主题

1878

帖子

299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991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21-10-12 14: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十月七日上午,笔者有幸和梅川的几位笔友一起,陪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官至正厅级的二级教授張保明先生去桑梓园社区教场街小区采风,他为人谦和而低调且有乡土气,令人受益匪浅。
笔者作为一届草民,能认识张保明先生,真的是三生有幸。他1955年出生于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作物学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中国老教授协会副会长,枫吟诗社社长。主要从事旱地农业及小麦栽培育种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三等奖各一项,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各一项,丰收计划二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编、著学术专著五部,其中《黄土高原泾流农业》获国家出版署原创工程优秀图书一等奖。业余酷爱文学,特别是诗词,在诗词创作与者农学结合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创作了三百余首诗词作品,受到农业科技领域诗词爱好者的喜爱。
笔者总共与张保明先生见过三次面,但身为官至正厅级的二级教授,也是草民此生以来,见过的最大的“官”。他为人谦和而低调,朴实忠厚又多乡土气的气质令笔者终生学习的楷模!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先从十月七日陪同张教授到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桑梓园社区教场街示范小区采风说起:那天他是从北京返乡探亲的第七天,本来他的行程早有安排,但接到梅川小有名气的古诗词爱好者梅早弟先生邀请后,二话没说,当日早上步行到教场街小区赴约。桑梓园社区原老书桂云会,新书记杨治国热情接待了张教授及梅川的几位文友。并全程陪同参观了教场街小区景观带、文化活动中心和新旧民居街道。随后又去桑梓园社区听取了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治国就美丽家园乡村振兴方面的介绍。张教授首先为社区领导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所取得的进步给予了赞赏。并对桑梓园社区工作提出了五条建议:一是坚持以民为本,想方设法为老百姓办好事;二是加强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古镇要有特色文化;三是建立规章制度,使小区建设更加规范;四是加强市民思想教育;五是制定桑梓园社区科学发展规划。期望桑梓园社区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张教授看到教场街小区治理后的一派宜人风光,听到社区详尽的介绍后,诗从兴来,当即口占一绝:阆苑秋风吹耳旁,悠悠犹听杀声场。当年操练兵戎处,且喜升平歌绕梁。
笔者第二次见到张教授是今年四月九日上午,那天去梅川水库拍风景,偶遇从北京返乡的他同近二十位初中老同学来到梅川水库大坝上看风景,拍抖音,照合影。虽然都是年过花甲的老人,难得在清明节间小长假集聚在一起,手拿着国旗,在水库大坝上享受着原生态的优美自然风光,他们那种高兴的劲头,玩得那么开心,无不展示着张教授为人谦和而低调的同学情。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第一次见到张教授是在去年的9月20日,为弘扬广济名士文化,梅川镇张焕村举办张仁熙学术研究会成立及学术研讨活动中。张教授与会并建言:一要挖掘整理先贤留下的文化遗产,择其精华传承下去,二是要发挥乡贤作用,以期他们的言传身教启迪教育后辈,扬优良之村村规家风,三是要把仁熙的养生文化、孝道文化、家风文化融入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可见张教授故园心上结,点点是乡愁的家乡情怀!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三遇思乡途中的张保明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