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河北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25
IP属地:河北省唐山市
|
1毫米,是一段长度,更是一个标准。
把固定蝶阀螺丝帽的安装精度控制在1毫米以内,靠的是钳工管延安一双巧手,更是一颗匠心,在珠港澳大桥上,许许多多这样不同寻常的“螺丝”“钉子”,见证着这个超级工程的诞生。
如何建设更多像珠港澳大桥这样的世纪工程?如何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前置性的问题,应当是如何做好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人才队伍,要在创新实践中锻炼培育。18岁间开始跟着师傅学习钳工的管延安,通过20多年的勤学苦练,逐渐精通各门钳工工艺,如今已成长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在珠港澳大桥这个超级工程中锻炼出来的人才还有很多,有媒体报道称,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在开始之初便制定了“三个一”的目标,即到项目完成时,做到团队“发表100篇论文、取得100项专利、培养100位硕士。”在一穷二白的建设年代,我们不得不面对“在黑板上修机器”的困境;在大国崛起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选择在世界级项目的锻炼中成长,越来越宽阔的实践平台,为高素质人才的培青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也为新时代人才建没赢得可贵优势。
建设人才队伍,就要在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要有爱才,惜才的认识,更要有聚才,用才的本事。现实中,一些地方片面重视引进人才,却忽略人尽其才。人才引进可谓不计成本、不惜代价;但当"梧桐树"修好了"凤凰”引来了,选人用人的思路却没变过来,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仍然是制约人才的枷锁。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当下,许多新领域、新产业、新技术不断变革、不断涌现,人才的智力支持作用日益明显,这就更迫切的要求打破“玻璃门"、"弹簧门"等隐性壁垒,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更加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更加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实现引才和用才相统一。
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事业渴求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要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参与人才工作的浓厚氛围,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宽松、宽容、宽厚的文化精神,在人才争夺中占得先机,在地方发展中跨越向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