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朋友、同事,他们总是在焦虑,总是在找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前几天,我和同事正准备为玻璃窗贴遮光隔热条,本来我们已经贴好,95%的地方都比较平整,除了四个角上有些褶皱,同事总是不满意,要求撕掉重贴。我没说什么,和他一起撕掉隔热条,准备重贴。贴上之后,有一个角落有些褶皱,同事说,“不行。”他说,“一定要贴平。”前面那张隔热条撕过两次,没法再贴,我们只好换了一张新的隔热条。不断地测量大小和确定位置角度,放慢速度,总算是贴得平平整整,达到了同事的要求。这就是“完美主义”。 一、什么是完美主义? 从定义上说,完美主义与人们所说的强迫症近似,是一种建立在处处不满意、不完美之上的,极度追求完美、毫无瑕疵的想法,是由于处于极端的环境缺乏沟通缺乏安全而形成的。从词语上说,对完美主义,我们也可以用“虚幻”来代替。世界上本没有完美无缺,有的只是相对幸运。 二、如何找到完美主义者? 从与他人的相处、自我观察中,或多或少都能察觉到一些,他(她)可能会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或者具有完美主义倾向。那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完美主义会有哪些特点呢? 当你工作时,别人说话或打岔时,你的注意力是否会被破坏,并且由此你感到愤怒?是否不断地为别人没能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而亲自去重做这项工作?当你计划购物时,你是否不想理睬促销者,而是去找你需要的信息然后再作决定?是否经常对自己或他人感到不满,经常挑剔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或他人所做的任何事?是否经常认为干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却又常常希望你自己能够再轻松些? 三、怎么疗愈“完美主义”? 1.完美主义者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完美”,且这种完美建立在所有的事情上。因此,我们或许可以用“行为认知疗法”将现实与理想进行区分。把“事事完美,人人无憾”的理想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现实进行分离。 2.我们不必一开始就对自己提出苛刻,甚至过分的要求:我一定要做到一百分!我们可以停止这种自我攻击,自我否定的行为;我们也可以学习自我接纳,通过允许自我的焦虑、苛刻、完美主义倾向,来达到不评判,也不攻击的目的。接纳自我就是接纳世界,改变自己也就是拥抱整个世界。善于自我激励。从困难中看到希望,从不完美中发现自己的完美,把困难与阻碍都变成我们继续前进的信心与动力,而并非盯着“瑕疵”、“错误”不放,自我设限。 3.管理情绪,释放压力。当我们内心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就识别情绪,管理情绪,安抚情绪,而不必忽略情绪,压抑情绪;当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有压力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转移自我注意力,宣泄压力,释放压力,让自己重回状态,而无需压制压力,堆积压力。 四、和完美主义做朋友 完美主义和其他任何主义一样,它仅仅只是一种主义而已。它也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朋友一样,有时候会给我们提供动力和助力;而有时候,也许是我们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沟通方式,相处模式,它就会给我们制造麻烦和阻力。因此,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发现完美主义的完美和不完美,我们就一定会发现那条最佳路径,找到那个最佳的平衡点来作出选择和修正,进而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