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x_小玉_pV3bN 于 2021-10-26 17:41 编辑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 在诗人王维的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场景,已定格成对亲人无尽思念的浓浓愁绪。即使真的分离,那份殷殷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还是可以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亲人的身边。 重阳节,这份思念,如花般绽放,美艳动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景致。 农历九月还有着一个美好的名字,叫“菊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金灿灿的菊花绽芬吐翠,傲霜怒放,彰显出生命的坚贞与高洁。她那昂首的姿态,使风霜不再肆虐,让大地变得分外迷人。 重阳节,这份景致,如菊般傲霜,美好可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孝心。 这一天,游子把大包小包的情感从旅途的行囊中掏出,与父母一同分享,酒杯里溢出的醇香,早已弥漫在老屋外不甘寂寞的桂花树上。秋阳中,父母爽朗的笑声,已摆在院落的中央,幻化成最美好的食品,映照出他们菊花般璀璨的舒心。 重阳节,这份孝心,如小溪般流淌,叮咚回响。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诗酒情怀。 这一刻,菊花酒摆放在桌前,咏菊诗回响在耳畔。那是“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的无奈;那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上台”的忧思……那些温暖的、豪迈的、多情的诗句尽在耳边,将人们一颗颗柔软的心濡染得莹润浑厚。那象征延年益寿的菊花酒,将人们灿烂的脸庞映照得如花般动人。 重阳节,这份情怀,如灿然的傲菊,馨香弥漫。 九九重阳, 一地落叶凉爽的秋风, 赶跑了夏的酷热, 果实熟了, 叶子黄了, 小草枯了, 夏的浓绿和茂盛褪去了,大地一片萧杀。 秋来了, 让人生出许多怀恋和思念, 也让人生出许多凄凉和哀伤, 让人看到了满地菊的花黄, 也让人见到遍地霜的孝白。让人喜收累累硕果, 也让人承受飘飘落叶。 秋来了, 秋天里有个重阳节。 重阳节里让人重吟古人重阳诗词的隽永和绵缠, 温雅和忧伤。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写出了诗人独处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 因而时时怀乡思人, 遇到佳节良辰, 思念倍加。 白居易“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 毛泽东的“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遍地黄花分外香” 秋天来了, 重阳节里, 顶着落叶, 踏着白霜, 无限感慨, 惨然忧伤。 八十五年前的那个重阳节里, 隆隆的炮声,震天的呐喊,唤醒了沉睡的人们, 敲响了腐朽政权的丧钟,战地黄花分外香,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三十六年前的那个重阳节里, 高山垂首, 江河呜咽, 大地哀伤; 今又重阳,西风猎猎, 花红褪色, 满目叶黄。 秋天来了, 刮起瑟瑟的秋风, 一地腐叶, 让人心冷,也让人有许多追忆和联想。 重阳节里, 追忆着天郎气晴的梦,依稀梦里,仿佛又回到官兵一致, 没有一星和五星相差的不平; 老乡的炕头, 喊着大爷大娘, 品尝着透心甜的红枣, 话着家常, 谈着五帝三皇; 一个遇到坎坷的路人, 许多人出手搀扶相帮,当感激的问声你叫什么, 助人者回答, 我叫雷锋,这回答是那样的自豪和响亮。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也让怀恋那清贫清廉公正平等的岁月峥嵘, 也让人感到今天西风袭人, 迷雾慢慢, 令人不爽,迷雾中,看到站街女强装的笑颜, 鸦片的烟雾又飘飘扬扬,押大押小的狂吼甚嚣尘上, 农民工谋生东奔西走戚戚惶惶,信访站的人群挤满长廊, 大片的耕地建满了洋房, 腐化贪占充斥官场。有恨头还白, 悲愤花自零, 无情菊自黄, 怅恨寒霜重; 好生的无奈, 寒心的凄凉, 都写在重阳节里, 随着飘飘的落叶, 落入地, 潜入泥, 不让后人再寒心凄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