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867|回复: 0

我和《疯狂易货师》(连载1)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苏
精华
4

100

主题

282

帖子

359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59

IP属地: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

发表于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 2021-10-27 02: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去年春天创作了一部剧本,原预订名称《蓝海之光》、《战疫后时代》等,后经与友人大昌导演磋商、调整剧情后改名《疯狂易货师》。电影新闻发布会召开至今已近一年又半,因为疫情等因素迟迟未曾开机。尽管如此,关于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剧本)发生的一些故事似乎很是有趣、甚至让我几乎改了行……写下来让业界同仁们细品。
一,缘起:八哥的电话——单身的我接了个活儿,金主竟然是个女的
去年春天,受疫情影响像我这种做选秀、演艺及活动策划的文化企业自然受到了禁锢。于是,单身的我凭着自己的爱好习惯性的又窝在家里烧着寂寞熬着夜码起了字。
乍暖还寒的春夜,我正烧着卷烟文思泉涌,传媒前辈八哥来电话了,说是帮我接了个好活儿,听他这话,我第一反应就是:好活儿你自己不先干了?再听,原来是要写一剧本。虽说在大刊小报以及现在流行的网络上发过不少长短篇小说、新老派诗歌,可在文字萧条的今天根本不值几个铜板,真的能接个稿约也是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我在电话里八哥开始谈稿酬:八哥说我一分不赚,人家给多少给你多少,我心想如果真的可以,我请你抽烟喝酒。
八哥报了价钱,我觉得有些少。八哥又说:“……到时候让你跟组,工资上补偿。再说,剧本写好了还有插曲什么的到时候也是你的拿手玩意……,还有我这个老面子呢!不值点儿钱吗?”八哥连捧带压地一顿连珠炮轰得我应接不暇。
我想想也行,够抽一阵子烟的了,便答应了,可八哥接着说:
“……不过付款方式是一半现金一半易货。”
“易货?”这是什么玩意儿?我说:“价钱好说……一半易货是什么意思?”
八哥在电话那头扯着嗓子说:
“就是给一半的东西……”
“什么东西?”我急着问。
“什么都有……”
我想,既然特么什么都有,到时候我挑我需要的东西,像什么彩电冰箱洗衣机……我甚至想给我老娘也换一套新的家电。
“行吧!必须我需要的东西……”
“哎呀!没问题……”八哥习惯性地语气里有些不耐烦,毕竟人家是老前辈呀!
于是,我急不可耐地问起了关于剧情和素材。八哥在电话里跟我说,女主就是出资方,她是干易货的有大笔的数字资产和货物。八哥说电影是反映易货题材的,于是,我谦虚地向八哥了解易货,八哥开始海聊:什么平台、数字货币、模式……
我开始发懵,别特么是什么传销?!——烟可以不抽、钱可以不赚,咱可不能为不法活动做枪手。——这是原则。
烟屁股烧手了都顾不上扔,我连忙问:“不会是什么传销吧!”
八哥真的不耐烦了:“啊呀!绝对不是……我都考证过了,也加入了……”
我还在犹豫,听他说“加入”,“加入”组词首选“组织”,我心里还是忐忑不安。
“这样吧!我说不清楚,我把出资人的电话号码给你、微信号码推荐给你,你明天联系她,让她自己跟你说,她叫陈璐,是个女的……,聊好了先写个大纲,人家合适了就打定金开始干活儿……,对了,原先找了个人写的个大纲,没过,发给你参考一下……”八哥烦躁了,挂了电话。
我特么更烦,烦得想骂八哥:原来我是个备胎!想了想,又阿Q式地自我安慰:那厮不行,我比他强八哥才找了我!
挂了电话,“数字资产”、“易货”、“加入”……八哥的说辞一直在耳边回响,让我有些恍惚……
我思考着打开那个原配大纲……咦!——我的娘哎,看了半天我在脑子里划了108个问号——这特么写的太深奥了。
就在这么个夜里,我继续想象着怎么把反映一个行业的影片写成引人入胜的故事片……
熬到第二天早上,我加了出资人的微信,很快得到了通过。通过自我介绍了解到,她叫陈璐,毕业于B大经营管理学院,现在从事易货师职业。
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易货,确认对方有时间后我拨通了她的电话……
二,意外:初次交谈她的故事平淡如水,二次面谈时竟特么让我泪目
“……你好!我叫陈璐……”她用相对标准的普通话极其礼貌地寒暄了两句后,我便感到了些许亲切(因为她的普通话带着一丝我那第二故乡的口音,这是后话。),心里也踏实了许多。接着,应我的要求她开始向我介绍易货:
“易货,顾名思义就是以货换货,是一种交易,也是贸易……”
我一头雾水:“原始的物物交换进化成了货币流通交易,现在又返回去物物交换,不是历史的倒退吗?”
她说:“不是!你接着听我说:简单地说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推陈出新的产品层出不穷,工厂势必产生滞销库存产品、关于农民手中的农副产品因为交通或流通等因素造成腐烂被倾倒的报道时有耳闻……特别是眼前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限制着流通,而金融疫情又减少了流通,于是在当前双疫挟持的形势下,结合互联网平台利用易货和货币两条腿走路的形式发展贸易能够最大限度地赋能企业扶持三农……”
渐渐地,我多少明白了一些关于易货的常识,当我感觉到掌握的易货知识用来写个大纲已经足够好使的时候,我急于知道她的故事与易货有多大的关联,特别是想知道她的故事究竟能不能感动到观众。
我便有意把话题转到了她的故事上:“那么,说说你的那些故事……”
她开始谈论她童年那些与易货有关的故事:用自家树上的桃子换邻居玩伴的鸭蛋、从小学到中学自己的学费都是自己勤工俭学历尽苦难挣来的、甚至上学时用歌声换同学帮着值日打扫卫生而自己可以抽时间早点去地里挖些药材、野菜。
尽管这些易货故事在笔者眼里都平淡如水,但听她娓娓道来的语气中明显地透着自豪和对易货的满腔热爱,便不好意思拂了她的兴致,认真地听完之后我们初定片名《战疫后时代》,我连夜写了个大纲发了过去。
果然,她认可了并付了剧本定金,同时相约:5月20日电影新闻发布会那天在盐城建湖见面,顺便补签一下委托创作协议。
尽管大纲通过了,可是拿了人家钱财就要替人家办好事。一向崇尚“感动他人,先感动自己!”的创作理念的我开始彻夜难眠:怎样调整结构、怎样带入观众、怎样把一部商业形式的影片创作成像模像样有板有眼的故事片呢?故事的年代感、情怀、热点……
没过几天,我生病住院了。干脆,把笔记本背进了医院。
通过跟她多次的电话沟通,我大胆的设想:以女主孩提时代的经历为切入点(后经过大昌导演提议有少许变通)把电影写成一部有年代感的情感剧,把易货贯穿其中,理由是:女主后来的成功源于其母亲近乎苛刻的教育方式,而今天的成功是过去的历练换来的。(当然,这个理论被资深评审官评论为:狗屁谬论,我想了想也是!这个世界上总得有人放屁,最起码我还能放。)
我出院了,剧本初稿也写好了,可是总觉得如隔靴搔痒,不痛不痒的不过瘾,拿不出手。
5月19日下午,我就带着剧本(一直放在后备箱里)驱车到了盐城建湖,我急于采访一下女主,我必须在她身上发现让人感动的东西。因为第二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按程序我要上台说两句,可凭着后备箱里的剧本我没有足够的底气。
发布会所在的酒店门口,八哥理所当然地在那里接我,我递上给他捎的卷烟相互客套着进了酒店大堂。只见大堂里惯例性地挂着“电影《战疫后时代》新闻发布会”活动横幅、陈列着活动展框展架签到墙,人来人往,时不时还遇见些三流或不入流的明星和自以为是的明星和嘉宾,奇怪的是现场报到最多的竟然是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
原来,他们竟然都是冲着出资人陈璐来的,他们都是她的粉丝,她和他们都在同一个平台上做易货。
“陈璐呢?”签完到我左右环顾着问八哥,我急于见到她。
“陈总啊!她在会议室讲课呢……”
一听“讲课”,我又开始发懵……
“你也可以听听。”八哥不知道我正发懵,又补了一句。
听就听吧!我想,反正要了解清楚这个易货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怎么还有这么多粉丝?会不会是那个什么的下线呢!
跟着八哥进了酒店会议厅,一眼瞟见舞台上有一女子在讲课,在疫情管控严格的当时台下竟然有数百人在听课,我心里泛着嘀咕:如果是传销,我就赶紧撤……
可张望之下,我发现与之搭档主持的竟是原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国学大师罗奕明先生。于是,我定下心听她讲课。
这才注意到,她是个四十多岁外表低调内敛却颇有些气场的女子,讲起课来有板有眼、深入浅出,数百号人听得聚精会神。
旁听间,我对易货贸易的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课后,八哥把我跟她包括罗奕明之间做了相互介绍,寒暄中我了解到罗奕明是做道德演讲巡演的,陈璐确实是在某个易货平台上做易货而不是什么传销,她说:“不管什么平台,我只是做易货……”
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可是,我心里依旧惦记着挖掘她的故事。隐隐约约从她不经意间游离的眼神中,我坚信:她是个有故事的女人。
直到第二天早上,发布会前她才有时间跟我聊起了剧本:
在酒店她的房间,我们聊了起来,她兴致勃勃地又讲述着她童年的易货故事,这些故事确实有趣地反映了那个年代易货的存在,可我需要的是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甚至抓住观众灵魂的东西。于是,我岔开话题,启发着说:
“……你回忆一下你的童年最最让你难忘的事情,不管什么事情”
她说:……从小没有学上……后来母亲规定自己挣钱供自己上学……,邻居都说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直到长大成人一直以为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
其中,有些细节竟然让我泪目,而且有些细节跟我签发在某个网站的长篇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有了!——我当时心里就拍了板!补签了委托创作协议书。
于是,在半个小时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我说:“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这是我一贯以来的创作理念。这部影片的故事一定会是一部感人的电影,请大家拭目以待!”
新闻发布会后,我突然发现除了现场直播之外现场没有一家媒体到场、会后也没有一家媒体报道这一盛会。我心里暗暗地骂了句:卧槽!什么狗屁新闻发布会——这个乌龙搞的,我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于是,我紧赶慢赶在我的自媒体上、头条和几个平台发了几篇报道……
凭着一腔热血和对有些年代感的故事的情结,很快最初的《战疫后时代》修改稿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