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100|回复: 10

秋雨相伴!未来三天湖北这些地区将有雨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1-10-27 03:4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雨相伴!未来三天湖北这些地区将有雨

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9小时前
褪去了夏天的燥热

也没有冬天的严寒

我独立于—处夜色中

在野菊散落的黄昏下

探寻所谓的夏去秋来

昨天(25日)夜间我省天空云量增多

今天白天我省中西部

飘洒起了丝丝秋雨


白天由于受降雨影响

鄂西地区气温普遍下滑

15时气温仅15-19℃

同比昨天下滑了4-6℃

而鄂东地区午后依然有暖阳相伴

最高气温也升至20-22℃

天气温暖舒适



未来三天我省上空云系较多

今晚到后天鄂西有持续的弱降水

29日(周五)全省大部地区有小雨

气温整体波动不大

提醒鄂西地区公众

注意小雨及局地低能见度对交通出行造成的不利影响


秋收秋种气象服务

本周我省大部地区以多云天气为主,鄂西有弱降水,天气条件对秋收晾晒和秋播作物播种出苗总体有利,农业气象专家建议:

1、中东部地区抢晴收割晾晒晚稻和再生稻,抓紧摘收棉花和拔杆腾茬;

2、加快油菜、小麦、秋播蔬菜等作物播栽进度,加强田间肥水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1-10-27 03:47: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6日晚上天气

全省阴天,局部有短时小雨。

27日天气

全省阴天到多云,其中鄂西北、鄂西南局部有零星小雨。

风:偏北风2到3级

最高气温:西部18~21℃;东部21~23℃

最低气温:大部地区12~15℃

日平均气温:西部15~17℃;东部17~19℃

28日天气

鄂西北西部、鄂西南阴天有小雨;其他地区多云。

风:偏北风2到3级

最高气温:西部18~21℃;东部21~23℃

最低气温:大部地区11~14℃

29日天气

鄂西北、鄂西南阴天有小雨;其他地区多云转小雨。

风:偏北风2到3级

最高气温:西部16~18℃;东部19~22℃

最低气温:大部地区1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1-10-27 12:0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住方言留住根 ——致全中国人的一封信

道可知非
09-16
关注
朋友的儿子十多岁,上初二了,到了开始懂事的年纪,朋友的奶奶年近九旬,身体硬朗,头脑清楚,还蛮会聊天,逢年过节朋友会带儿子回老家,四代同堂,人生一大幸事,曾孙子回来了,曾祖母很想跟曾孙聊聊天,遗憾的是语言不通,每次聊天都要给他们旁边配一个翻译,本是好事,却也有点麻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1-10-27 12:0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住方言留住根 ——致全中国人的一封信

道可知非
09-16
关注
朋友的儿子十多岁,上初二了,到了开始懂事的年纪,朋友的奶奶年近九旬,身体硬朗,头脑清楚,还蛮会聊天,逢年过节朋友会带儿子回老家,四代同堂,人生一大幸事,曾孙子回来了,曾祖母很想跟曾孙聊聊天,遗憾的是语言不通,每次聊天都要给他们旁边配一个翻译,本是好事,却也有点麻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1-10-27 13:45: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是从国外回来吗?不是。因曾祖母那个年代的人,不会讲普通话,只会说方言,说的是东南沿海的方言,不好懂。那曾孙子小时候也在老家呆过,父母是一个镇的,平常在城里日常交流也用方言,照理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哪里人就会说哪里话不是?曾孙子多少会吧。

可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许多00后尤其是10后,哪怕是生长在村镇乡村的孩子,已经不会讲家乡的语言,也就是原本的方言,有的会听一些,但不会说,会说那么几句的,却像老外说中国话一样费劲。

原因主要是现在小孩,从小家人只对他们讲普通话,学校老师也要求说普通话,不提倡,甚至不让讲方言,广东、闽南(还有台湾)等有钱的地方会好些,而越是落后偏僻的地方,则越是不重视、看轻自己的方言。

乡音将不再呀。

一二十年前,同老家人说家乡话,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有些北方同学很羡慕我们南方人,说我们会两种中国语言,在普通话与南方方言之间熟练切换,长江以北的同学,及云贵川西南省份的,他们给家里打电话说什么,我们大体都是能听得懂的,但是我们给家里打电话,他们就一句也听不懂,于是他们半开玩笑的说,我们说的另一种中国话保密性太强了,可作为情报界语言,中国人都听不懂,老外更无从下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1-10-27 13:46: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一二十年后,情况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许多00后,尤其将来的10后,他们与北方同学之间将不存在上边的问题了,因为他们也只会讲普通话,哪怕和老家的父母沟通,也只是讲普通话,顶多带些地方口音而已。

于是,北方的同学又奇怪了,当福建人不会说福建话,浙江人不会说浙江话,广东人不会说广东话,江西人不会说江西话……这样一来,福建人、广东人、浙江人、江西人……各省人还有什么区别呢?只是各自说着带一点地方腔的普通话而已,又还能叫福建人、广东人、浙江人、江西人吗?

这样又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现在大力提倡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幅员辽阔,有丰富的地方文化,互相吸取,共同汇聚,各种地域文化自然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可谁又是地方文化的根本?文字、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根本,没了方言,地方文化将如何存在?

何为根本?就是树的根和枝干,树根、树干不良,树还会健康生长吗?还会活吗?开花结果从何谈起。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在老家凤阳的城门上写“万世根本”四字,也就是这意思。

我们知道多样性是一种自然规律,当一片山头的物种足够丰富时,那个地方的森林植被就会长得好,树种太单一反而长不太好,文化多元共存也能促进共同繁荣发展,当全中国人变得只会说普通话时,并不是什么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1-10-27 13:5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话是有利中国人交流,进一步推动统一,但推广普通话和倡说方言并不矛盾,70、80后母语都是方言,小时候只有上课的时候才说普通话,长大后使用普通话的交流能力,也不逊于90、00后,开始还想学点京腔京韵,后来发现华南腔的普通话,一样富有表现力,一样可以讲得精彩,于是他们觉得我就是我,渐渐找到自我了。

南方每个村的话都不一样,不好直接交流?

这是种夸张和不了解,地理阻隔人的交流,形成多样口音,但以南方交通最不便利的“东南山国”福建为例,主要也就分7种方言:闽东方言、莆仙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永安方言、邵将方言、客家话。同一方言分为不同片区,如闽东方言分、南北两片,南片以福州话为代表,北片以福安话为代表,各片之间语言天分基本可以的人,还是能互相听懂七八成的,就像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的区别,有些声调、韵母发音不同,声母还是一样的,完全不同的词语极少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1-10-27 13:51: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一片区间交流基本是没问题的,片区范围在古代属于同一府(相当于今地区),以前闽东各地的小孩,到了六七岁(还不会普通话),虽没听说过福州话,但语言天分还可以话,就会听懂闽剧(福州话说唱),要学对方的话,还是容易的,只是一般会带点口音,省内各大类方言间,估计能互相听懂一两成,互相学也不是太难的。因为在古代(解放前),是没有普通话的,只有少数有机会读书将来要考科举做官的,或许还有出远门做生意的,才有学官话,也就是北方话,相当于普通话,读书人也会用汉字或文言文交流。普通人在本地区内走动,就靠口音相异的同一方言交流,要不然解放前不同地方的人怎么交流?所以,同一方言区内,你和完全不会说普通话的老人交流,他们基本是能听得懂的,年轻辈的会普通话,变得矫情,反而说听不懂或不愿听懂。至于隔个三五公里的不同村子,少数话音有丁点差异,交流起来当然不在话下。

方言式微的原因,除了城市化进程,让乡土文化逐渐没落之外,也是因我们没有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百年来我们因为落后而自卑,就像当年我们恨不得马上要把历尽沧桑的破败城墙拆掉,盖西式建筑和工厂一样,如今对方言等“土”的东西,基本还是如此。

另外,我们太功利了,因为海外讲广东话、闽南话、福州话的华人多,讲这些话的人有钱,它们就保留的好些,对于偏僻落后、穷乡僻壤地区的家乡话,则不好意思讲,一二十年前还好,老乡见面都说家乡话,女的也是如此,要不人家觉得你不真诚,飙普通话,是否不愿认老乡,有外乡人在场,有必要就翻译给他听下,也不存在排斥、隔阂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1-10-27 13:5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受高等教育的人多,变得小资的人也多了,城市里老乡见面,从小有说方言的,也要用普通话,尤其女孩子,因为普通话感觉洋气,有知识有读书的表现,方言是中老年说的,尤其来自偏僻落后地区的方言,说起来“土”,感觉不好意思,有自卑心。也可能现在人从小生长环境没以前人接地气。

就像朱元璋在老家凤阳的城门上写“万世根本”一样,人其实不能忘了根本,英雄不问出身嘛,每种方言和文化都是值得尊重,都是有价值的,老乡见面不说家乡话,装腔作势的说普通话,也没什么意思?

而且我们太虚华了,学校要科举式的考分,家长要孩子培训这培训那,却对要传承的珍贵东西,一点不留,丢弃如粪土。

一些方言的流失或是一种趋势,但作为教育、文化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它的问题和语言价值,不以会说方言为荣,但也不能以说方言为耻吧,不能不让孩子在学校说方言,要不然身为教育工作者,就十分无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1-10-27 13:54: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我们已经过了普及普通话的时代。刚解放的时候,南方会讲普通话的人很少,上千人的村子,找到一两个会说官话的,都是知识分子或出门在外见过世面的,会说普通话就了不得,能给南下的解放军当翻译,长久以来推广普通话,是有必要的。可是现在不一样,语言环境变了,不会普通话的人反而极少,40、50后,没读过书的,也都会讲,看看电视就会了,普通话易学,就四个声调,方言不好学,一般有七个声调,一些声母也是普通话所没有的,一个00后闽南小伙,小时候老师叫不要说方言,家人也不懂,到了十七八岁,自己意识到要会讲闽南话时,只会听一些,从小只讲普通话的人再去学方言,挺难的,舌头也硬了,说现在要让才几岁的妹妹从小要学讲闽南话。

其实,我们南方人讲普通话,永远说不过北方人,因为我们的母语不是普通话,60、70 、80后读书不多,许多东南一带南方人讲普通话,是将脑子里的母语方言一字一字生硬的直译成普通话,叫地瓜腔,所以北方人一开始听不大懂这种普通话,我们又将这种普通话传授给下一代,虽然00、90后读书多些,普通话要好些,但他们许多也很尴尬,身为福建人、浙江人、江西人……,不会说母语,却又讲一口当地版的普通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