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337|回复: 2

[今日黄州] 再谈如何开发古城黄州,东坡赤壁文化”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923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5092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21-11-3 21:5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州最美遗爱湖 于 2021-11-4 19:54 编辑

前几时,本人因事回湘,顺道登临岳阳楼,除了看那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最令我留连驻足的就是那刻满楼壁回廊以及园林四周的有关岳阳楼的诗词歌赋和历代文人题写的楹联了。虽然大部分为近年来所新建,但那寓意隽永、字字矶珠的诗联配上大气磅薄的书法,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足足让我停留了大半天。试想,如果没有了这些诗词歌赋与楹联,那岳阳楼就会如没有经过梳妆打扮的西施一样,只有平淡无奇而不会光彩照人了。
  如果把这些说成是“岳阳楼文化”,再如果把我们的“东坡赤壁文化”和其比较一下,就不难发现,我们的“东坡赤壁文化”底蕴比起“岳阳楼文化”来,要比它深厚广阔得多。除了那“浩浩汤汤”的“洞庭天下水”外,苏轼在黄州丰富的经历、众多的诗词文章及墨迹、历代名人关于赤壁的题咏,还有那谜一样的三国古战场,这些都是“岳阳楼文化”无可比拟的。
   但是为什么我们的东坡赤壁名气没有岳阳楼大,甚至不如没有多少“文化”的蒲圻赤壁呢?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宣传不够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梳妆打扮不够,也即对“文化”的开发重视不够,多年来,我们的“文化”仍是老样子,许多“文化”仍是“养在深闰人未识”,特别是不为广大老百姓和游客所知道。“东坡赤壁文化节”的举办,给了一个宣传我们的“文化”再好不过的机会,如何加大“东坡赤壁文化”的宣传力度,做大做足做好“文化”这篇文章,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本人现发表一点粗浅意见,以为本届及以后各届“文化节”参考。
      第一、将东坡赤壁和博物馆联为一体,深入开发独具特色的“东坡赤壁文化”。
 一是辟一展室,详尽展出苏轼的有关资料。如他的生平、他在黄州四年半的生活、游玩、他在黄州的创作活动、他与苏辙、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糙、潘大临、佛印等友人的交往等等。有条件的时候,还应建一宋城,浓缩地再现一千多年前黄州的民俗民风及苏轼当时的活动情景。
    二是将苏轼在黄州所写的214首诗、37首词、2篇赋,250封长信,91篇小品及书画作品,除现已刊刻的少部分外,其余全部予以刊刻,并配以说明。目前苏轼的许多重要作品,如《东坡八首》、《初到黄州》、《承天寺夜游》、《海棠》、《方山子传》等等均未见以赤壁,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是将来黄州与苏轼交游的文人墨客所写有关黄州的诗文予以刊刻。如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黄庭坚的《君子泉》、秦观的《寄陈季常》、张耒的《齐安行》等。
   四是将李白、杜甫、杜牧、王禹称、王安石、范成大、辛弃疾、陆游、文天祥、杜茶村、于成龙、郭沫若等历代名人所写关于黄州的诗词题咏,特别是那许许多多的脍炙人口的楹联刊刻出来,还赤壁一个梳妆打扮好了的西施面貌。
   五是将历代书法家书写的有关赤壁的书法作品(包括故宫馆藏的)予以整理刊刻。
    六是理直气壮地进行“赤壁大战”战地在黄州的宣传和争鸣,将古往今来专家学者关于赤壁大战发生在黄州的考证史料公诸于世。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建一赤壁大战博物馆,用现代化手段再现当年那场波澜壮阔的战争。
   七是建一个黄冈市情馆,专门介绍黄冈的名人名事、名胜名景、名产名吃等人文景观及自然风物。
    八是广征当今天下书法名家作品,在后山上建一座碑林。同时定期举行美术、书法、摄影及其它形式的艺术展览。
   九是在赤壁内设置一些名人纪念物。如陈玉成和英国代办的谈判桌、贺龙演讲台、胡耀邦坐过的凳子、陈毅用过的茶杯等。
  第二、打造黄州历史文化名城,提高黄冈文化品位档次。
     一是恢复黄州城内旧有文物古迹,如竹楼、快哉亭、临臬亭、君子泉、月波楼、茶村祠、古邾城遗址等等。
        二是城内广种竹子和紫荆花,恢复宋代多竹和紫荆花传统。
    三是逐步恢复全市各地苏东坡游览景点以及著名文物修复!
    四是打造各种特色文化,烘托“东坡赤壁文化”。如黄梅戏文化、佛教禅宗文化、龙湖(李贽)文化、鄂豫皖根据地文化、医药文化等。
   五是提高城市文明卫生程度,使“双争一建”工作经常化。
     六是经常开展群众性的文化竞赛活动,提高市民文化欣赏品位。
    七是在中小学课本中加入乡土教材,对青少年进行黄冈历史文化教育。
   八是经常宣传黄冈历史文化,让广大市民耳熟能祥!


大凡每一个著名旅游景点,都有其独特的旅游纪念产品。椰岛的海螺、曲埠的石砚、岳阳楼icon的楹联书签、张家界的山水提包,这些具有当地特色、物美价廉、便于携带的旅游产品,人见人爱,无不受到游客的欢迎。这些不起眼的小小的旅游产品,已成为解决当地就业问题、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富民一方的一大手段之一。
  黄冈东坡赤壁icon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有《景苏园帖》、《念奴娇。大江东去》拓片等高档精品旅游纪念品,但由于产品单一,价格过高,所以至今仍未能打开市场,形成大规模生产的格局。其实,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打破旧有的生产模式,面向市场,拓宽产品思路,根据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采取高雅与通俗结合,精品与大众化结合,灵活多样、多条腿走路的方式,利用苏东坡icon的名气,围绕“东坡赤壁文化”,一定可以开发出形形色色的具有黄冈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来。现择要例举一二,以为抛砖引玉之用。
  第一,开发以苏东坡诗词文章及其墨迹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纪念品。可以将《念奴娇·大江东去》、《前、后赤壁赋icon》或其他诗词文章或个别名言警句,制成多种形式、多种档次和规格的旅游纪念品。如条幅、横幅、中堂、字帖、明信片、纪念册等,还可以将它们印在地图、手帕、毛巾、书包、提包上面或制成文化衫印在胸前背后。试想,一件几元钱的汗衫或提包,印上“大江东去”、“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icon”、“赤壁之游乐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等文字,广大游客一定会争相购买的,特别是中小学生会这样。
  第二,开发以历代名人游览赤壁、黄州题写的诗词歌赋楹联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纪念品。如将杜牧icon的《赤壁怀古》、辛弃疾、陆游的游赤壁诗词、王禹称的《黄冈竹楼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icon》等千古名篇印制于上述纪念品上,即可以让游客欣赏美文,又能达到宣传黄冈的目的。
  第三,开发以东坡赤壁及黄冈的绮丽山水、风情风景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纪念品。将其制成图片、书签、纪念封、纪念袋或其它形式的纪念品。
  第四,开发以黄冈特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纪念品,如农民版画icon、挑花、拉花、黄梅戏剧照等。
  第五,开发以黄冈特产为主要内容的纪念品。如东坡系列食品、李时珍icon系列商品〔珍米、珍酒、药材、药枕、莲藕、茯苓等〕、茶叶系列商品,丝绸系列商品以及矿泉水、粉丝、板栗、甜柿、苦荆茶等。让这些旅游纪念品为我市特色产业“招蜂引蝶”,推动我市特色产业的发展。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看似小事,但它是向外面世界宣传黄冈、展示黄冈的“窗口”,它的背后还可以联系到千家万户。“东坡赤壁文化节”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生产也越来越迫在眉捷,如何抓住此次良机,在“文化节”期间潇洒地“赚一把”?这是每一个黄冈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Screenshot_2021-11-03-21-52-30-306_com.ss.android.article.news.jpg
Screenshot_2021-11-03-21-52-27-033_com.ss.android.article.new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46

主题

1464

帖子

1497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497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2021-11-4 09: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赤壁公园要扩大规模建设,建设的时候确实要借鉴别人好的做法,做到更有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46

主题

1464

帖子

1497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497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2021-11-4 09: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东坡文化,不建议都挤到赤壁公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