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市民“急难愁盼”
黄州头道巷悄然发生改变
“头道巷既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要迎检点,又是列入住建部检查黄冈市区十条道路之一。”11月1日,市城管执法委头道巷整治路长孙代双介绍道。
据悉,头道巷位于黄州清源门沙街11号,全长约220米,是黄州一条古老的街巷,诞生并形成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清年间,朝廷规定城内不准经商。城外的沙街因靠近黄州大码头,客货运输繁忙,商贩云集,生意红火。忙碌之余,码头工人、商家、店家因需要休息,于是逐渐在此形成一条居民巷,由于该巷系黄州码头上岸后的第一条街巷,故被人称之为头道巷。
“坐在这里聊天晒太阳,再也闻不到臭味了。”为了改善头道巷脏乱差的现象,城管部门接到市民反映后,进行深入摸排,在头道巷进口处和居民生活区分别建设垃圾分类四分亭、八分亭各1个,四分类收集点一个,有效解决了居民反映的菜场及多家餐饮店随意倾倒垃圾造成头道巷恶臭的问题。同时,针对居民反映影响街巷环境容貌的牛皮癣、管线杂乱、立面破损等问题,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发动各方力量开展综合整治。
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对头道巷进行了硬化、亮化和美化。经过整治后的头道巷焕然一新,街巷两边墙上统一粉刷了灰白两色油漆,非遗黄州农民画为特色的街巷文化诠释着崇廉尚德、修身齐家等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头道巷新的风景线。
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委深入开展市区29条背街小巷整治行动,在清源门社区及主协创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头道巷市容环境整治工作紧紧围绕“头道巷示范街、历史文化街”的目标,扎实推进整治行动,头道巷市容环境面貌悄然发生着改变。
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继续挖掘、完善头道巷门楼等历史文化元素,提升街巷品位,努力打造头道巷历史文化街巷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