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泗平 于 2021-11-7 03:04 编辑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 电影文学剧本 铁血板凳拳(2) 策划/编剧 泗平
5.咸丰·大路坝乡场 外 日 乡场逢集,人来人往; 温朝钟(os): …当今中国之社会,尤如一棵垂死的千年枯树。面对列强侵略,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帮凶,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乡亲们,看看你们吧,男人拖条长辫子,女人缠裹小脚,这些恶习陋俗束缚着我们的思想… 乡场上来来往往的人群,男人背后的长辫一甩一甩;女人慢行的三寸小脚… 陈再瑶盘着头,一身土家衣着,左肩扛木匠家什(锯子上挂着木工长铇),右肩斜搭着插了十多个凿子的皮搭子,腰里别把斧头,手里拿着“香煎豆皮卷”边吃边朝乡场街口走来; 街口老戏台上,温朝钟在激情演讲:…同胞们,剪掉你头上的长辫子,松开你脚上的裹足布吧,习武强身,强身报国,推翻这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历史终将选择人民共和,我“中华”二字必将一跃惊天,成为世界之泱泱乎大国! 台下,王克明、黄玉山、谈茂林、杨松柏、裴从之和杨采莲等在散发《灭清八策》《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旁白:宣统元年冬,咸丰秀才温朝钟在重庆加入同盟会后,回到家乡大路坝每逢乡场开市,向群众倡建“风俗改良会”,提倡“习武强身,强身保国”,入会群众达一万余人。】 陈再瑶挤进人群,正好和苗装少女杨采莲碰面; 陈再瑶:呃,姑娘,能给我一本吗? 杨采莲看一眼:先把你背后拖的长尾巴剪了,再读这本书。 陈再瑶:咦,你个女娃儿,凭什么只要我剪辫子,你不松裹脚… 杨采莲(得意地)抬脚:睁眼好好看看。 一双穿着苗族绣花鞋的女性瘦长的脚; 陈再瑶把手里的木匠家什往地上一丢,抽出腰里的斧头,一把扯开盘在头上的长辫,左手抓住辫子,右手持斧往左肩辫子根一划拉,长辫落地; 杨采莲目瞪口呆,周围一片掌声; 温朝钟、黄玉山、王克明、杨松柏、裴从之和谈茂林过来,温朝钟从杨采莲手里拿本《灭清八策》给陈再瑶; 温朝钟:小师傅是哪里人啊? 陈再瑶:小水坪的。 温朝钟眼睛一亮,朝黄玉山看一眼; 黄玉山:那你应该认识陈家木屋陈掌门吧? 陈再瑶:是我爹。 杨松柏:哦,你就是陈家木屋板凳拳教头瑶娃子呀,名气还不小哩! 陈再瑶憨憨一笑:瞎搞呗,你…你们认得我? 温朝钟:回家代我们向德庚掌门问好,就说大路坝温朝钟改日登门拜访! 陈再瑶一怔:你们就是… 黄玉山连忙打断,用眼神制止:对,我们都是! 街口,一众官兵吆喝着朝戏台子奔来; 温朝钟:瑶娃子,我们先走了!说完,就和黄玉山等往街巷子里跑去。 杨采莲临走朝陈再瑶调皮地眨巴眨巴大眼睛;陈再瑶憨厚一笑,目送杨采莲追着温朝钟他们消失在小巷子里…… 6.小水坪·陈家木屋 内/外 夜 堂屋大方桌上,摆放了一桌子求亲的礼品;陈德庚和夫人各坐一侧,陈再瑶背靠大门坐在石门坎上,黄狗“赛虎”蹲在他跟前; 陈德庚:…你姨妈都催了两年,今年再拖你叫我这老脸往哪搁呀… 陈再瑶:我不管,这指腹为婚的娃娃亲不说,哪有女的比男的大三岁的?反正不是我自己认的亲,我就不从。 陈德庚:你,你你…好好好,你个狗日的娃翅膀硬了,想让你老爹在江湖上抬不起头,说不起话,是不是? 陈母:瑶儿,老表结亲有哪点不好?你就听你爹的,哈! 陈再瑶:不是我不听,是我心里有人了… 陈德庚不屑地一笑:就你?人前放不出个响屁的货,还玩新潮自己找婆娘?鬼才信你!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天经地义,还由你? 陈母:瑶儿,茑子哪点不好呀?人高马大,身强体壮,屋里屋外都是把持家的好手哩! 陈再瑶:好个鬼,磨盘大个屁股… 陈德庚一怔,忍住笑训斥:狗日的,娶堂客又不是供到好看,磨盘大的屁股能生娃,娶进门一年给老子添个孙儿,多好! 陈再瑶:就不,反正我没认。 陈德庚:你敢!明日天亮乖乖给老子提上彩礼到董家寨求亲去。 陈再瑶气冲冲站起身,回头拉开门,猛地愣住了; 黄狗“赛虎”对着门外狂吠; 门里灯光映照门外,黑暗中一群官兵堵在门口; 陈再瑶惶恐地:你你你,你们想想想干嘛… “赛虎”猛扑要护主人,陈再瑶喝住“赛虎”; 黑暗中从兵堆里走出个挎刀的,一脸杀气地推开陈再瑶;立在大门中间朝屋里四下瞄一眼,然后双手合拳朝陈德庚拜个礼:陈掌门在上,咸丰府衙捕头桑虎有拜,想讨口水喝,打扰了。 陈德庚起身笑脸相迎:哎呀呀,难怪白天雀雀屋前屋后绕着叫,原来是贵客要登门。官爷夜访,我陈家门庭增辉,桑管事屋里请,有请! 桑虎见陈德庚以礼相迎,阔步上座:陈掌门,还是您这陈家木屋安逸,隐在这大山坳子里丰衣足食,与世无争,好逍遥哦! 陈德庚点头哈腰:承福,承福。桑管事此行… 桑虎:清乡剿匪,缉捕逆党。 陈德庚故作惊恐:耶——,桑管事明鉴,小水坪一方僻壤,三四百户土苗棚户,都是安守本份的乡农,族亲自治,乡规甚严,丢只鸡在我这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哪敢容匪纵乱! 桑虎:那是那是。不过,前天在岩洞坝乡场有一群蒙面逆党起事,当众杀了邻县黔江衙门钱统带的舅老爷,还差点要了钱统带的命。现场还留下刻有“峨嵋板凳拳”名号的板凳。所以,下官奉命进山来搜查,听说陈家木屋百十条长板凳,不知有没刻字。 陈德庚:前天?…我小水坪无异常啊,男丁们都没有外出,一早还在场坝上练拳。再说喽,岩洞坝跟咱小水坪不粘连啊。 桑虎:掌门放心,我已经到木屋堂口验过板凳了,陈家木屋师徒一百六十三条板凳,全是核桃木的,刻了陈氏图腾,还都有登记造册。对吧? 陈德庚:还是桑长官明鉴,我陈家木屋板凳拳法虽说源于峨嵋派,但历经陈姓祖辈三百余年发扬光大,在传承中已经有了陈氏的独到拳谱,陈氏板凳拳只为族人强身健体,护卫一方安宁,从不参与山外纷争械斗…… 桑虎:好了好了,陈掌门治乡有方,小水坪良民安乡,理应不在清乡之列。我上门就是想讨碗油茶汤喝,您看… 陈德庚:早备上了!屋里的,油茶汤烧好没,快端出来待客呦。 来哒,来哒,上茶了!再瑶娘应声而出,端出一瓦罐热腾腾的油茶汤来; 陈德庚回头见再瑶还被乡丁们围在大门口,就喊:瑶儿,像头呆鹅站门口看热闹哇?还不快去把你堂哥堂嫂们叫过来帮忙,杀鸡宰鸭,准备酒菜,大礼待客! 桑虎:陈掌门,有口热茶就好。 陈德庚:进了土家人的木屋,就是看得起咱土家人,不喝碗暖心酒,是出不得门的。 陈再瑶:好嘞,就去。 桑虎:那,就客随主便了。(手一挥)弟兄们,还不快进门谢过陈掌门! 官兵们一涌而入… 7.咸丰县知事衙门 内 日 师爷手拿封函急进:老爷,接施鹤道缉捕乱匪通辑令。 知县徐培增:缉捕谁? 师爷念通缉令:查咸丰人温氏朝钟,字静澄、果斋,1878年生人,土家族,咸丰县大路坝下街石门坎人,光绪三十三年,经从日本归来的黔籍同盟会会员陈芝轩介绍加入南方逆党同盟会,回咸丰后,得到咸丰黄玉山、谈茂林,黔绅王克明等人资助翻印《灭汉八策》、《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盅或汉独,提倡反清灭洋,倡组“风俗改良会”,以图暴乱,武力颠覆大清皇权… 徐培增手一挥:行了,自古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不就几个乡绅不满现状,发发牢骚而已。 师爷:听说是因为黔江县令王炽昌藉名苛征,惹群情激愤,乡民们自发搞起了“抗税会”闹事,县衙抓了领头的砍了头,还悬首示众,事情就越闹越大了。 徐培增:王炽昌重田野之税以夺之食,苛关市之征以难其事,官逼民反啊!… 师爷:那——,这通缉令当如何处置? 徐培增:派人贴在城门口做做样子。暴什么乱?文人墨客,嘴上功夫,料也不成大患。 8.空镜 外 日 黔江城空镜。 9.黔江城门 外 日 马车,挑夫,过往行人; 城门一侧人群围观,城墙上一连六张画像通辑令;(特写)通辑令(画像),“温犯朝钟,字……湖北施鹤道示 宣统二年” 王克明、黄玉山、谈茂林、杨松柏、裴从之的通辑令。 【旁白:宣统二年(1910)年,湖北施鹤道贴出告示,通缉温朝钟等人。温改名孔保华,到四川江律、永川等地,联系同盟会友,商讨起义事宜。】 同声期,快闪温朝钟和王克明、黄玉山、谈茂林、杨松柏、裴从之等,乘船、搭车、步行进出四川江律、永川等地,秘密联系同盟会友,商讨起义事宜的画面。 10.黔江城门 外 日 化了妆的温朝钟和王克明、黄玉山、谈茂林、杨松柏、裴从之等朝城门起走; 城墙上的通辑令已经残缺,旁边粘贴着黔江县令补征杂税的布告; (特写)布告:“收征人头税、洗衣税……黔江县令王炽昌 宣统二年” 温朝钟和王克明、黄玉山、谈茂林、杨松柏、裴从之等混在围观布告的百姓中,听群情激愤; 百姓甲:…还有洗衣税,狗日的官府简直不给百姓活路,这日子没法过了… 百姓乙:官逼民反啦,好多地方都起事了。 百姓丙:咱们这一片就差个领头的了, 黄玉山小声:就怕你们没胆跟着干! 百姓甲:不干就没活路了,大伙保准一呼百应。 温朝钟拍拍百姓甲的肩:是条好汉! 百姓甲:你是… 温朝钟用嘴往通辑令一呶,浅笑离去。 群甲看看通辑令模糊的画像:是他们?… 群乙惊讶:逆党?! 群丙:小声点。什么逆党?叫革命党! 群丁:等着看吧,官府的日子又要不好过啰… 两个挎刀官兵游过来,兵甲:哎哎,老乡,你说哪个的日子不好过了? 群丁一指群甲:他呀,屋里六个娃了,又生了个女娃儿,洗衣税多了不是,日子能好过吗? 兵乙:看到过布告上的人吗? 群丙连连摇头:兵爷,有你们威风在,他们还敢现身? 兵甲:那是。说完晃荡着往别处去了。 11.黔江城北·小南海·木楼 内 夜 桐油灯火苗摇曳;昏暗的木楼里,温朝钟和王克明、黄玉山、谈茂林、杨松柏、裴从之等开会,商议抓紧武装起义筹备。 温朝钟:大清王朝封建腐败,导致社会转型的腐败,朝野乌烟瘴气,腐败透顶,行将寿终。叹我泱泱华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社稷兴亡,唯我辈扛肩耳。幸革命风起云涌正当时,平治天下,尚待何日? 王克明:黔江县令王炽昌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惹四方激愤,多地乡民揭竿而起,形势令人鼓舞啊! 杨松柏: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现在的局面只等我们一举大旗,八方豪杰必振臂呼应。 黄玉山:杨师傅,你“黔江峨嵋派”有多少弟子可响应参战? 杨松柏:峨嵋五派八门在黔江有黄陵派、青城派两派,僧、宗、北、洪、会五门,不少于万余众。自王炽昌杀害我哥后,更激起群情愤慨,尚有不计之众热心乡民会追随之。 谈茂林:好,我等一旦起事黔江,然所有募集银两,军需粮草万不可藏匿本地,得另辟可靠处做军需后勤秘密基地。 温朝钟:此事我与克明兄早已议定,由玉山做主,尽快落实。另外,马上通知各地舵主明晚到小南海聚首,确定举旗大计。 黄玉山:茂林和松柏,你俩明日带上采莲到小水坪陈家木屋去拜访陈掌门,堪定秘密军需基地。 杨松柏:小水坪…不错!那里山高林密,崖陡沟深,多溶洞、天坑,易守难攻,便于隐藏。加之陈姓一门独大,乡规甚严。陈家木屋板凳拳为世代相传,方圆土苗侗乡男丁,无不习武,民风彪悍。 王克明:茂林,你就是基地总把头,陈掌门担负安保指挥,松柏负责交通,彩莲负责管库。 温朝钟:记住,今后我们有大的行动,不到万不得已切不可动陈家木屋一兵一卒。今天就到此,大家回去休息吧,路上注意安全! 大家起身出门,温朝钟叫王克明:克明兄,留步。 王克明回头,温朝钟:连夜派出联络员,通知舵主们明日午后到牛背岛我幺叔家品茶。 王克明犹豫地:我们几次到你幺叔家,他都挂着脸不高兴,我看改地点吧! 温朝钟摇头:我们都是把脑袋挂在裤腰上的人,弄不好连累家人,哪个不怕?我幺叔家偏僻独门大院,安全。 五克明欲言又止,想想又点头:那行,我这就去下达指令。 送走了王克明,温朝钟掩上阁楼门,静立窗前,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良久,回到书案前,提笔疾书: 瀛海劫灰犹化尘,神州狮睡继为春。 龙将沼池云先起,虎未啸林风已生。 渔父尚轻亡国奴,汉儿甘作醉乡民? 皇天有命诛残暴,谁是攀龙附凤人?
(待续)
|